[发明专利]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54811.2 申请日: 2013-04-28
公开(公告)号: CN103283899A 公开(公告)日: 2013-09-11
发明(设计)人: 张伟生 申请(专利权)人: 福建东山康圣食品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F3/34 分类号: A23F3/34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363499 福建省漳州***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桑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饮用食品制作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桑叶是植物之王,有“人参热补,桑叶清补”之美誉,富含人体17种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是国家卫生部确认的“药食同源”植物,被国际食品卫生组织列入“人类21世纪十大保健食品之一”,成为人类绿色新食品源。

桑叶在《本草纲目》中记载:“桑箕星之精神也,蝉食之称文章,人食之老翁为小童,桑叶又名:“神仙草”,日本人称桑叶茶为长寿茶。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降低血糖、消疮祛斑、减肥清脂、降低血粘等功效。

由于桑叶的诸多功效,为提高桑叶的利用,目前人们通过采叶、挑选、清洗、切叶、杀青、揉捻、烘干、包装等工序将其制作成用以废水冲泡的桑叶茶,但是经过上述工序制作的桑叶茶存在着苦味、涩味较重,口感不好,不适合人们口味的情况,使桑叶茶难以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实现,通过该方法制得的桑叶茶用沸水冲泡,清澈明亮,清香甘甜,无涩味,口感好。

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桑叶茶的制备方法,该桑叶茶选用小植株,无农残,无病害虫的桑叶为原料,其加工步骤如下:

(1)原料采收:通过器具在桑树枝枝顶往下6-7叶处将桑树枝整枝剪起;

(2)原料处理:对剪下来的桑树枝经行人工检验,去除枝上泛黄和粗老等不合格的桑叶,并剪下桑树枝上合格的桑叶,剪至叶片处,不留颈部,同时对合格的桑叶加以清洗,并对清洗后的桑叶进行晾干;

(3)第一次摇青:使用摇青装置对所述晾干后桑叶进行摇青5min,摇青筒转速设定30-40 R/min;

(4)抽湿:所述第一次摇青后的桑叶薄摊在簸箕上,摊叶厚度为1-2cm,然后送入装有抽湿空调的抽湿室进行抽湿,抽湿至桑叶水分的重量百分比为35-45%;

(5)第二次摇青:使用摇青装置对所述抽湿后的桑叶进行第二次摇青,摇青筒转速设定30-40 R/min;摇青时间设定为15-20min;

(6)发酵:所述经过二次摇青后的桑叶置于常溫的萎凋室并进行静置发酵,摊叶厚度3-4cm,静置发酵20-30min;

(7)第一次炒制:采用炒茶机对所述第二次摇青后的桑叶进行炒制,炒制温度设定300℃,炒制时间13-18min,炒制后的桑叶颜色不显黄,桑叶水分的重量百分比为20-25%;

(8)速包:采用速包球茶机对第一次炒制后的桑叶进行滚、压、揉、转、包作业,使桑叶成珠形或半珠形的球状;

(9)松包去渣:采用茶叶松包筛沫机对所述成珠形或半珠形的球状桑叶进行松包去渣;

(10)第二次炒制:采用炒茶机对所述松包去渣后的桑叶进行第二次炒制,炒制温度设定300℃,炒制时间4-6min,炒制后的桑叶颜色显棕黄色,桑叶水分的重量百分比为12-16%;

(11)烘干:将经过二次炒制的桑叶置于茶叶烘干装置内,采用温度110℃对其进行烘干40min制成水分的重量百分比为2-5%桑叶茶。

所述经过二次炒制的桑叶重复进行速包、松包去渣工序后,再进行烘干工序。

经过所述烘干工序后的桑叶茶通过风选去除其中含有的较为粗大的叶梗,然后通过袋包装、装盒得到产品。

所述摇青装置的摇青筒为圆柱形中空的竹篾筒。

本发明的优点:该桑叶茶选用小植株,无农残,无病害虫的桑叶为原料,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降低血糖、消热凉血、清肠排毒、减肥清脂、平肝明目、利尿通便、降低血粘等功效;该桑叶茶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实现,通过该方法制得的桑叶茶用沸水冲泡,清澈明亮,清香甘甜,无涩味,口感好,适合人们的口味,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本发明不仅限于此。

(1)原料采收:茶选用小植株,无农残,无病害虫的桑叶,通过器具在桑树枝枝顶往下7叶处将桑树枝整枝剪起;

(2)原料处理:对剪下来的桑树枝经行人工检验,去除枝上泛黄和粗老等不合格的桑叶,并剪下桑树枝上合格的桑叶,剪至叶片处,不留颈部,同时对合格的桑叶加以清洗,并对清洗后的桑叶进行晾干;

(3)第一次摇青:使用摇青装置对所述晾干后桑叶进行摇青5min,摇青筒转速设定35 R/min,所述摇青装置的摇青筒为圆柱形中空的竹篾筒;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东山康圣食品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东山康圣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481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