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管折弯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4956.2 | 申请日: | 2013-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234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游本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游本俊 |
主分类号: | B21D7/024 | 分类号: | B21D7/024;B21D43/08 |
代理公司: | 广东世纪专利事务所 44216 | 代理人: | 刘卉 |
地址: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观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折弯 | ||
1.一种热管折弯机,包括机座(1)、设置在机座(1)上的送料装置(3)和折弯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1)上部设有竖向座板(11),所述送料装置(3)设置于竖向座板(11)后方,所述竖向座板(11)前方设有多个传动连接机构(4),所述折弯装置(2)选择性的安装于这些传动连接机构(4)上,所述机座(1)内设有电机,通过电机带动送料装置(3)将热管(6)送至竖向座板(11)前端再通过电机带动传动连接机构(4)动作进而实现折弯装置(2)对热管(6)进行折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折弯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折弯装置(2)包括用于限定热管(6)在上述送料装置(3)带动下向前伸出长度的定位机构(21)、用于折弯前压紧热管(6)的压紧机构(22)以及用于折弯热管(6)的折弯机构(23),所述定位机构(21)、压紧机构(22)和折弯机构(23)分别与一个传动连接机构(4)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管折弯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传动连接机构(4)包括传动凸轮件(41)和传动杆件(42),所述传动凸轮件(41)与传动杆件(42)连接并带动传动杆件(42)移动,上述定位机构(21)、压紧机构(22)和折弯机构(23)分别与传动杆件(42)相连接而实现传动凸轮件(41)带动定位机构(21)、压紧机构(22)和折弯机构(23)动作。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管折弯机,其特征在于上述传动凸轮件(41)包括有轮盘(411)、凸轮(412)以及弧形杆(413),所述轮盘(411)固定在上述竖向座板(11)上,所述凸轮(412)可转动地安装在轮盘(411)前端,所述弧形杆(413)的中部可转动地安装在竖向座板(11)上且弧形杆(413)的一端与凸轮(412)相切配合,上述传动杆(42)件包括滑杆(421)、滑轨(422)以及连接杆(423),所述滑轨(422)固定在竖向座板(11)上,所述滑杆(421)可滑动地安装在滑轨(422)中,所述连接杆(423)一端与滑杆(421)的尾端可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弧形杆(413)可转动连接,所述弧形杆(413)在凸轮(412)带动下摆动的弧度通过连接杆(423)转换成滑杆(421)的直线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折弯机,其特征在于上述折弯机构(23)包括有折弯伺服电机(231)、折弯轴套(232)和折弯块(233),所述折弯块(233)底部设有半圆凹槽,上述热管(6)伸出后位于所述半圆凹槽处,所述折弯伺服电机(231)通过连接块(233)与上述滑杆(421)连接,所述折弯轴套(232)套于折弯伺服电机(231)的转轴上而随转轴同步转动,所述折弯块(233)安装于折弯轴套(232)上而实现随转轴同步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热管折弯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压紧机构(22)包括压料滚轮(221)和压紧块(222),所述压紧块(222)固定在上述滑杆(421)前端,所述压紧块(222)在滑杆(421)带动下向热管(6)移动并压在热管(6)折弯位置的后部上端,所述压料滚轮(221)固定在另一上述滑杆(421)前端且压料滚轮(221)可自转,所述压紧滚轮(221)在滑杆(421)带动下向热管(6)移动并位于热管(6)折弯位置的后部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管折弯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送料装置(3)包括料筒(31)、定位槽座(32)、压料气缸(33)和送料滚轮(34),所述定位槽座(32)安装于料筒(31)下端,所述压料气缸(33)和送料滚轮(34)设置在定位槽座(32)的下前方,上述热管(6)置于料筒(31)中利用自重经定位槽座(32)下落到送料滚轮(34)处后通过压料气缸(33)压紧并由送料滚轮(34)输送至上述折弯装置(2)处进行折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热管折弯机,其特征在于上述送料滚轮(34)至少设有一对且这对送料滚轮(34)之间留设空隙,其中一个送料滚轮(34)与上述压料气缸(33)相连接,通过压料气缸(33)带动该送料滚轮(34)移动来调节同组的两个送料滚轮(34)之间的间隙而实现夹紧热管(6)或松开热管(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游本俊,未经游本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495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渣土车载重检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美国白蛾幼虫网幕图像识别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