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减振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55925.9 申请日: 2013-04-28
公开(公告)号: CN103375525A 公开(公告)日: 2013-10-30
发明(设计)人: M·威莱姆斯 申请(专利权)人: 奥迪股份公司
主分类号: F16F9/02 分类号: F16F9/02;F16F9/32
代理公司: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代理人: 吴鹏;牛晓玲
地址: 德国因戈*** 国省代码: 德国;DE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车辆 减振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减振器,具有作用缸,在作用缸中轴向可移动地设有带减振阀/阻尼阀和活塞杆的减振活塞,其中作用缸包括由金属制成的内管和至少部分包裹着内管的由塑料制成的外管。

背景技术

这种类型的减振器尤其在汽车制造中用于对底盘结构的弹簧支承质量/簧上质量起到振动阻尼的作用。这一般通过振动能转化为热能、热能又释放到四周来实现。为了降低重量,可以使用塑料加厚/加强的作用缸,但塑料的隔热特性不利于作用缸散热。

符合这种类型的DE102009031700A1公开了一种车辆底盘中的(阻尼)减振器外壳,该外壳构成了用于引导活塞的作用缸并且其缸壁至少局部包括塑料材料。此外该塑料材料还包裹金属制成的柱形的内管。还可以在塑料材料中设有金属元素/金属元件以用于不同用途例如散热。上述方案的缺点是尽管添加了金属元素,所述外壳仍不能确保理想散热,因为从内管向该金属元素传导受扰,而制造热桥在总体上耗费太大。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结构或者容易构造的车辆减振器,其制造简单并改善了散热。

该目的由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得到解决。

具有至少一个根据本发明的减振器的车辆是权利要求8的主题。

发明内容

用于车辆的减振器,包括作用缸,在作用缸中轴向可移动地设有减振活塞以及减振阀和活塞杆,其中作用缸包括由金属制成的内管和至少部分包裹着内管的由塑料制成的外管,并且其中该内管在一个区段具有在周向侧较厚的壁,而外管在该区段至少并不完全包裹内管。

通过使内管有一个区段具有至少并不完全被外管覆盖的周向侧加厚的壁,可以通过该热桥从作用缸内部向四周进行有效的散热。这种一件式结构并不阻碍热传递,并且这种局部没有外管的包裹可以非常简单地在制造中实现。因此带有金属内管和塑料外管的轻的混合结构类型的优点与散热更可靠运行的优点得到了组合。所述减振器既可以实施为单管减振器也可以是双管减振器。此外内管除了圆柱形形状外,当然也可以设计为椭圆形的、矩形的或具有其他任意横截面。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区段的壁径向环绕地变厚。径向环绕加厚的壁是非常容易制造的,因为所述内管由此是旋转对称的。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较厚的区段与作用缸中的热负荷高的区段和/或作用缸周围的空气流动高的区段一致。通过将所述加厚的区段设在该处,即在减振器运行时产生最多热量的地方和/或在通过环流作用缸的周围空气而散热最好的地方,实现尤其有效的散热。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塑料仅围绕内管侧面设置。内管所形成的作用缸的顶面和底面因此不被外管覆盖。外管的塑料由此在拉力和压力方向上首先受力加载。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塑料由纤维复合材料构成。这里还包括玻璃纤维复合材料或碳纤维复合材料。其将轻重量和有利的强度特性集于一身。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内部作用缸由纤维复合材料部分缠绕。所述由纤维复合材料带幅部分缠绕的内部作用缸可简单和低成本的制造减振器。由此可以特意使所述的内管加厚区段免于纤维复合材料的覆盖。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金属由铁-可塑合金构成。铁-可塑合金应理解为具有各种特性的钢材料。由于内管稳固,除了加厚的区段外,内管可以设计成具有比外管薄得多的壁。

附图说明

本发明其他细节和优点由下面借助附图对优选实施例的说明中得出。

其中,唯一的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减振器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减振器

2作用缸

2a内管

2b外管

3工作腔

4背压腔

5减振活塞

6活塞杆

7减振阀

8分隔活塞

9区段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所述附图,减振器1具有作用缸2,该作用缸由柱形的内管2a和局部包裹着内管2a外侧面的外管2b组成。所述内管2a形成了被一轴向可自由移动的分隔活塞8彼此隔开的油填充的工作腔3和气填充的背压腔4。在工作腔3中轴向可移动地设有内置了减振阀或者叫阻尼阀7的减振活塞5,所述减振活塞可以通过活塞杆6与未示出的车辆车身结构结合。在径向环绕的、且在轴向在部分内管2a上延伸的一区段9上,内管2a的壁在周向侧加厚,在此外管2b未覆盖该区段9。所述内管2a由钢材料制成,而所述外管2b由纤维复合材料制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迪股份公司,未经奥迪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59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