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茶的制作加工工艺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58573.2 申请日: 2013-05-02
公开(公告)号: CN103229860A 公开(公告)日: 2013-08-07
发明(设计)人: 王晓春 申请(专利权)人: 贵州贵茶有限公司;贵州久安古茶树茶业有限公司;贵州凤冈贵茶有限公司;贵州凤冈黔风有机茶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23F3/06 分类号: A23F3/06;A23F3/08;A23F3/12
代理公司: 北京联创佳为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2 代理人: 张梅
地址: 550009 贵州*** 国省代码: 贵州;5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红茶 制作 加工 工艺
【说明书】:

发明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茶的制作加工工艺,属于食品技术的领域。

技术背景:

茶叶是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而且是有益健康的饮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茶叶消费将稳步增长。据统计,过去一个世纪,世界人口从16亿增加到60亿,人口增长2.75倍,同期茶叶消费量则增加7.5倍。据专家预测,新世纪茶叶是所有饮料中最具竞争力的,预计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6亿,将比1999年增长50%,人口的增长将是促进茶叶消费增长最主要的因素,由此推算五十年内,世界范围内茶叶消费年增长率将在2%以上。

红茶是全发酵茶,它是以茶树幼嫩芽叶为原料,经萎凋、揉捻(或揉切)、发酵、干燥等工艺制成。共同特点“红汤红叶”。我国较有代表性的红茶有:被称为“茶中英豪”的祁门红茶,被称为“茶中明星”的云南红茶,被称为“后起之秀”的英德红茶。红茶因发酵作用,营养保健成分与绿茶有一定区别,其具有温和性和养身、养胃、养颜的特性,适应大多数人饮用,受到不少中老年人的欢迎和高端人士的青睐,是世界上饮用人数最多,饮用形式最特别的一大茶类。

中国发明了红茶后的400年间,中国人却很少人饮用红茶,而红茶传播至欧美国家后却成为主流饮料,至今不变。从2008年开始,红茶生产开始回暖。从2009年开始,有15个产茶省份开始重视红茶生产,一些历史名茶得到恢复和发展,一些创新红茶纷纷进入茶叶市场,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一些高等级名优红茶受到人们的青睐。2010年,中国大陆茶叶总产量141.3万吨,红茶产量9万吨,对比2005年的47941吨增长了87.73%。估计至2011年可以达到或超过1989年历史最高水平的131255吨,已显现出中国红茶产业发展的曙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与自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中高档品质的红茶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是制备中高档红茶,除了对原料的选择有严格的要求外,所用的工艺多是采用纯手工制作的方法制茶。对原料的高要求以及手工制茶的加工工序使得红茶的产量低,价格高,无法满足工业产品的需求。因此发明一种既能确保红茶的品质,对原料的要求不高,且工艺稳定的红茶制作工艺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红茶的制作加工工艺,本发明所述红茶选用幼嫩的一芽二叶、三叶茶青为原料,采用传统红茶加工工艺并结合本公司自发研究的加工技术加工而得,具有盘花形状,颗粒重实,色泽乌润,或有金毫;冲泡后香气浓酵带甜香,汤色红亮,滋味鲜醇回甘,叶底红明完整的品质特征。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红茶的制作加工工艺,按照下述步骤制作:A.萎凋,B.揉捻,C.发酵,D.脱水,E.做形,F.烘干,G.提香。

具体地说,所述红茶的制作加工工艺为:

A萎凋:取一芽二叶或三叶的鲜叶原料,放置于萎凋槽中,摊放厚度为8-12cm,热风萎凋温度为28-33℃,萎凋时间为22-26小时,期间每隔1.5-2.5小时翻抖一次,至含水量为58-64%时即得;

B揉捻:在温度20-24℃,湿度80-90%的条件下,用揉捻机进行揉捻,揉捻筒的装量以装满并用手稍压紧为适度;揉捻机转速30-40转/分钟,揉捻时间为85-95分钟,揉至茶条索紧卷,茶汁充分揉出而不流失,叶子局部泛红,并发出较浓烈的清香,成条率达95%,细胞破坏率达78-85%为揉捻适度,揉捻完成后及时下机解块,并盛装在竹筐内,运至发酵室;

C发酵:发酵室室温为22-30℃,相对湿度在95%以上,发酵堆放厚度为15-25cm,当叶象变成黄红色时,为发酵适度,立即运出发酵室,解块后运至下一工序;

D脱水:采用热风脱水机脱水,热风温度为75-85℃,投叶速度90-110kg/min,脱水叶在机内运行1-3min,脱水后含水量为40-50%,脱水叶下机后及时进行摊凉,摊凉时间为0.5-2小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贵茶有限公司;贵州久安古茶树茶业有限公司;贵州凤冈贵茶有限公司;贵州凤冈黔风有机茶业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贵茶有限公司;贵州久安古茶树茶业有限公司;贵州凤冈贵茶有限公司;贵州凤冈黔风有机茶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857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