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难粘的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协同表面处理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58626.0 | 申请日: | 2013-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940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邸明伟;许志峰;孔宪志;余倩;王清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7/18 | 分类号: | C08J7/18;C08J7/04;C08J5/12;C08L23/06;C08L23/12;C08L97/02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韩末洙 |
地址: | 15004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烯烃 基木塑 复合材料 协同 表面 处理 方法 | ||
1.一种用于难粘的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协同表面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种用于难粘的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协同表面处理的方法,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对难粘的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表面进行机械打磨处理;
二、将偶联剂均匀涂覆在步骤一打磨后的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表面;
三、将步骤二处理后的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表面进行等离子体处理,控制处理功率为600W~1000W,处理距离为20mm~40mm,处理时间为10s~40s,完成难粘的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协同表面处理的方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难粘的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协同表面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的机械打磨为手工砂纸打磨或电动砂纸打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难粘的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协同表面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用于机械打磨的砂纸的粒度为100~400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难粘的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协同表面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偶联剂为硅烷类偶联剂、磷酸酯类偶联剂、钛酸酯类偶联剂、铝酸酯类偶联剂、有机铬络合物类偶联剂、硼酸酯类偶联剂、锡酸酯类偶联剂、锆酸酯类偶联剂或锆铝酸酯类偶联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难粘的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协同表面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的硅烷类偶联剂为γ-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γ-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甲氧基硅烷或乙烯基三(β-甲氧基乙氧基)硅烷。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难粘的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协同表面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的磷酸酯类偶联剂为2-甲基-2-丙烯酸-2-羟乙基酯磷酸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难粘的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协同表面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的钛酸酯类偶联剂为异丙基二油酸酰氧基(二辛基磷酸酰氧基)钛酸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难粘的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协同表面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等离子体处理为低温射流等离子体处理、低温射频等离子体处理、电晕放电等离子体处理或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处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难粘的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协同表面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采用低温射流等离子体处理,控制处理功率为900W,处理距离为30mm,处理时间为15s。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难粘的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协同表面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处理气氛为空气、氧气或氮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862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