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难粘的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协同表面处理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58626.0 申请日: 2013-05-02
公开(公告)号: CN103194002A 公开(公告)日: 2013-07-10
发明(设计)人: 邸明伟;许志峰;孔宪志;余倩;王清文 申请(专利权)人: 东北林业大学
主分类号: C08J7/18 分类号: C08J7/18;C08J7/04;C08J5/12;C08L23/06;C08L23/12;C08L97/02
代理公司: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代理人: 韩末洙
地址: 150040 黑龙***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用于 烯烃 基木塑 复合材料 协同 表面 处理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表面处理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木塑复合材料是木质纤维与各种不同塑料通过不同的复合手段所形成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既具有木质纤维材料的高强度和高弹性,又具有塑料的高韧性和耐疲劳等优点,是一种既似木材又优于木材的新型代木材料。木塑复合材料中的基材塑料可采用工业或生活废弃的各种塑料,而木质纤维粉料则可由木材加工的下脚料、小径材以及低品质木材加工而成,也可由麦秸、棉秆、亚麻秆、稻壳等加工而成,因此,木塑复合材料的出现既为废旧塑料的循环利用提供了良好的出路,同时它的代木作用又为节省木材资源、提高木材利用率以及减少农业废弃物焚烧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随着森林、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逐渐加强,木塑复合材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木塑复合材料制品的种类也日渐增加,以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为代表的木塑复合材已在建筑业(地板、护墙板、建筑模板、门窗型材、围栏和护栏以及百叶窗和屋面板等)、汽车工业(车门内装饰板、座椅靠板、车顶内衬等)、包装及运输业、家具业、办公室用品、体育设施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木塑复合材料通常采用挤出成型方式,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挤出热动力学的驱动会将塑料聚集到挤出的表面,尤其是难粘的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这样导致材料表面几乎为聚烯烃成分,其极性差,表面能极低,难于粘接;即使经过处理,去掉表面的聚烯烃层,但由于聚烯烃的难粘性,所形成的胶接接头耐水性也差,因而在实际形成木塑制品时大多采用机械连接方式,尽管方便,但对制品的外观产生很大影响,并且也会限制木塑复合材料的应用扩展。

要想实现聚乙烯、聚丙烯等难粘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以胶接进行的无缝连接,必须先对材料进行表面处理。目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很多,但各有利弊。如:最简单的机械打磨处理,虽可增加表面粗糙度,去掉表面的难粘聚烯烃成分,但材料内部的聚烯烃塑料成分没有发生实质性变化,因而胶接强度提高幅度不大,同时胶接接头的耐水性差;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方法操作简单,处理后的材料胶接强度可有大幅提高,但由于处理后的材料表面存在时效性,同时因胶接接头的耐水性较差,影响了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液相化学氧化法通过浓酸和强氧化剂的腐蚀和氧化作用,既可以改变材料表面成分又可以增加表面粗糙度,可以实现胶接强度和胶接耐水性的大幅度改善,但其处理时间长,处理废液对环境造成污染是此方法的劣势;偶联剂涂覆法在提高胶接强度,增加胶接接头耐水性能方面表现突出,但其处理时需铺以高温加热,在实际生产中难以实现快速胶接。其他的处理方法,如火焰处理、电晕放电等方法也不能实现木塑复合材料具有良好胶接耐水性的快速表面处理与胶接。因此,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如何实现难粘的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快速表面处理与胶接,并且胶接接头具有较高的粘接强度和良好的胶接耐久性是真正实现难粘的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的无缝连接,扩大其应用范围所亟待解决的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的难粘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表面处理方法存在处理条件苛刻、无法实现快速粘接以及处理后的胶接接头耐水性能差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用于难粘的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协同表面处理的方法。

一种用于难粘的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协同表面处理的方法,具体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一、对难粘的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表面进行机械打磨处理;

二、将偶联剂均匀涂覆在步骤一打磨后的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表面;

三、将步骤二处理后的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表面进行等离子体处理,控制处理功率为600W~1000W,处理距离为20mm~40mm,处理时间为10s~40s,完成难粘的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协同表面处理的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综合了偶联剂涂覆和等离子体处理的优势,改善了两种方法存在的不足,提高了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的胶接强度和耐水性,实现了难粘聚烯烃基木塑复合材料具有良好胶接耐水性的快速无缝连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86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