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取向膜的固化与冷却装置、取向膜的固化与冷却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8853.3 | 申请日: | 2013-05-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3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8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山;覃一锋;张飞飞;孟维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7 | 分类号: | G02F1/1337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0 | 代理人: | 王黎延,张振伟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取向 固化 冷却 装置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晶面板的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取向膜的固化与冷却装置和取向膜的固化与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器在现代生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液晶面板是液晶显示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液晶面板的制造工艺有以下几个步骤:阵列基板制备工艺、成盒工艺,以及切割工艺等。其中,所述成盒工艺又包括:印刷取向膜、摩擦取向、然后在一基板上涂布封框胶,在另一基板上滴液晶,并将两张基板对盒。液晶分子的成功取向是通过取向膜实现的,取向膜的固化质量直接影响着液晶分子的取向效果,进而决定着液晶面板的显示效果。上述成盒工艺中,取向膜的固化以及冷却降温过程对取向膜的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现有技术中,取向膜的固化以及冷却降温过程相分离,在固化阶段实现取向膜在高温下的完全固化,然后再进入冷却降温装置完成吹风降温过程。所述固化过程采用图1所示装置,冷却降温过程采用图2所示装置。
上述实现方法存在一定缺陷:
首先,由于固化以及冷却降温分为两个阶段单独进行,固化时所需的温度较高,通常为230度;而冷却降温时又需要吹冷风,因此耗能较大、成本较高;
其次,对于固化装置,由于固化温度高达230度,基板1从预固化的温度直接进入高温环境,温度的突变会影响取向膜热学、力学等性能,最终影响取向膜的固化质量;
再者,在取向膜的固化阶段,热气流是从基板1的侧面吹入(图1中箭头所示),因此,固化效率偏低,且还需要在基板1上方设置红外辅助加热装置2,以便加快取向膜的固化过程;
最后,对于现有的冷却降温过程,基板1从高温的固化阶段进入室温环境,而且还需要强制吹冷气(图2中箭头所示)实现取向膜的快速降温,导致基板的内部以及取向膜的表面温差变化较大,对取向膜的热学、力学等性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取向膜的固化与冷却装置和取向膜的固化与冷却方法,可解决现有固化以及冷却降温阶段分离导致的耗能大、成本高的问题,且能提高取向膜的热学、力学性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取向膜的固化与冷却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和通过管道与加热装置相连的气流装置;能对所述取向膜进行固化以及冷却降温处理的主体装置;
所述主体装置的一端通过管道与加热装置相连,另一端设置有气流出口、基板进口和基板出口,形成有取向膜的基板通过基板进口进入主体装置,形成有取向膜的基板通过基板出口离开主体装置。
其中,所述主体装置内部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通过一隔板隔开。
其中,所述隔板的一端与主体装置的底部相连,另一端与所述主体装置的顶部形成能容纳基板水平通过的间隙。
上述方案中,所述主体装置的顶部与底部分别设置有通风板,所述通风板上设置有多个小孔。
其中,所述主体装置的顶部、底部和中间位置各设置有至少一个温度感应装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设置于主体装置的底部与气流装置之间的干燥器,以脱除取向膜的固化过程中释放出的水蒸气;所述干燥器通过管道与主体装置的底部相连。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吸附装置,以吸附流动气体中含有的有机溶剂;所述吸附装置的一端通过管道与干燥器相连,另一端通过管道与所述气流装置相连。
其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过滤部件,以对取向膜的固化与冷却阶段产生的杂质进行过滤;所述过滤部件通过管道连接于气流装置和所述吸附装置之间。
优选的,所述气流装置和加热装置之间还设置有气体补充装置。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取向膜的固化与冷却方法,采用上文所述的取向膜的固化与冷却装置,该方法包括:
将热气流从所述主体装置的一端传入主体装置内,从所述主体装置的另一端传出;
取向膜的固化阶段,形成有取向膜的基板进入主体装置后,在主体装置内沿着与热气流的流动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使所述取向膜逐步固化;
取向膜冷却降温阶段,形成有取向膜的基板在主体装置内沿着与热气流的流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取向膜的固化阶段和冷却降温阶段分别在所述主体装置的第二腔室和第一腔室进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88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像素结构
- 下一篇:聚光片、背光单元和使用它们的液晶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