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锥齿轮万向减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59684.5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6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陈辛波;张擎宇;唐峰;王弦弦;王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H1/20 | 分类号: | F16H1/20;F16D3/16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08 | 代理人: | 陈树德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万向 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传动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锥齿轮结构原理而提出的具有万向减速功能的新型传动机构。
背景技术
减速器是常用的机械传动机构,具有很多种不同的形式与种类。但目前已有的减速器只能实现在相对位置固定的两轴之间进行减速传动。例如常用的圆柱齿轮减速器一般用于两平行轴间的减速传动;普通的圆锥齿轮则多用于具有一定空间交角的两相交轴间减速传动。现有的减速器产品中,同一减速器一般只适用于某一特定轴交角的减速传动。若两轴轴交角不断变化,还需要专门串联万向联轴器以实现万向传动,这往往使机械系统的轴间联接关系复杂,且包括万向节在内的每个独立传动部件均需要独立的密封与润滑系统,增加了机械系统重量、体积和成本。
专利CN2191317提及了一种利用双锥齿轮原理的万向减速器,但其各构件加工方式复杂,且缺乏合理的空间支承,因此加工工艺性与可靠性有待提高。本发明提出的锥齿轮万向减速器充分考虑了各构件的加工成本及空间支承,因此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型万向减速传动机构,其主动轴、从动轴均与中间轴共面垂直,且主动轴与从动轴共面相交,其中主动轴、从动轴各通过一个转动铰分别与主动轴叉、从动轴叉铰接,中间轴则通过四个转动铰分别与主动轴叉、从动轴叉铰接于同一轴线。该机构通过固定于上述三轴的两对锥齿轮传递动力,从而适用于两相交轴轴交角变化情况下的减速传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的锥齿轮万向减速器,包括主动轴、中间轴、从动轴、主动轴叉、从动轴叉、主动轴锥齿轮、中间轴第一锥齿轮、中间轴第二锥齿轮、从动轴锥齿轮、第一转动铰、第二转动铰、第三转动铰、第四转动铰、第五转动铰、第六转动铰。中间轴上装有两个相对的锥齿轮,分别与主动轴上的主动轴锥齿轮及从动轴上的从动轴锥齿轮相啮合;主动轴叉通过第一转动铰与主动轴铰接,通过第二转动铰、第三转动铰与中间轴铰接;从动轴叉通过第四转动铰与从动轴铰接,通过第五转动铰、第六转动铰与中间轴铰接。
主动轴、从动轴均与中间轴共面垂直,且主动轴与从动轴共面相交;主动轴和主动轴叉可绕中间轴相对转动,中间轴与主动轴叉可绕主动轴相对转动,且以上两种相对转动均不会影响主动轴锥齿轮与中间轴第一锥齿轮的啮合关系与传动比;从动轴和从动轴叉可绕中间轴相对转动,中间轴与从动轴叉可绕从动轴相对转动;以上两种相对转动均不会影响从动轴锥齿轮与中间轴第二锥齿轮的啮合关系与传动比;该机构通过上述四种转动的组合对主动轴与从动轴二轴间轴交角变化进行自适应,从而实现万向传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突破了现有减速器产品只能实现两相对位置固定的相交轴间传动变换的局限,适用于各种具有一定轴交角的两相交轴间减速传动,且对轴交角的变化具有自适应性,即轴交角的变化不影响该机构的传动比。本发明的减速器,无需在机械传动链中另行设置万向传动机构,即可对轴交角在一定范围内变动的两任意相交轴做减速或逆向增速传动;本发明结构简单,体积小,各构件支承合理,工作可靠,且制造加工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机构原理图;
附图1中标号说明:
。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阅图1所示。本发明由主动轴1、第一转动铰2、主动轴锥齿轮3、主动轴叉4、中间轴第一锥齿轮5、第二转动铰6、第五转动铰7、从动轴叉8、从动轴锥齿轮9,中间轴10、第四转动铰11、从动轴12、第六转动铰13、中间轴第二锥齿轮14、第三转动铰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596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