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养胃香蕉汁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61839.9 | 申请日: | 2013-05-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00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邵云官;郝梅;江华;严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氏庄园南京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02 | 分类号: | A23L2/02;A23L2/8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12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养胃 香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养胃香蕉汁,还涉及该养胃香蕉汁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工作压力较大,导致胃病发病率很高,属常见病和多发病。治疗胃病的方法很多,通常采用药物治疗的方法。然而,对于胃病药物治疗,通常需要持续较长时间,长期用药加大了患者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使患者产生厌烦心理,并且也加大了肾脏的负担,不利于身体健康。
果汁是迄今为止人们从自然界中能够获得的最接近完美的一种食物,不仅能够给人解渴,而且还能够补充人体所需的各种维生素。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日益重视,致使广大消费者对果汁等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单纯的果汁已成成分单一,功能简单,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营养丰富并具有养胃功效的香蕉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养胃香蕉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香蕉60-80份、蜂蜜1-10份、蔗糖1-10份、麦冬5-15份和黑芝麻5-15份,其余部分为水;还包括益生菌106-109cfu/ml。
作为本发明养胃香蕉汁的一种优选,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香蕉70份、蜂蜜5份、蔗糖5份、麦冬10份和黑芝麻10份,其余部分为水;还包括益生菌106-109cfu/ml。
其中,所述益生菌为嗜热链球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养胃香蕉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榨汁机将香蕉榨成汁,然后与蜂蜜、蔗糖和水兑成混合果汁;
(2)将麦冬和黑芝麻磨成粉状;然后与水混合得料液混合物;
(3)将料液混合物接入益生菌,40-44℃恒温发酵4-8h,得发酵物;
(4)将发酵物冷却至室温,并加入混合果汁混合均匀,即得养胃香蕉汁。
其中,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香蕉60-80份、蜂蜜1-10份、蔗糖1-10份、麦冬5-15份和黑芝麻5-15份,其余部分为水;还包括益生菌106-109cfu/ml。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养胃香蕉汁营养丰富、原料低廉,长期食用具有养胃护胃的功效。
本发明的养胃香蕉汁经有胃病的50人试饮,每人每日在早餐时饮用一次,每次150ml,饮用3个月后,均有明显的养胃效果。
疗效评定(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临床痊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状积分减少≥95%。
显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状积分减少≥70%。
有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症状积分减少≥30%。
无效:中医临床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症状积分减少不足30%。
表1疗效评价
本发明提供的养胃香蕉汁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适于工业化生产。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配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养胃香蕉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香蕉60份、蜂蜜1份、蔗糖1份、麦冬5份和黑芝麻5份,其余部分为水;还包括益生菌106-109cfu/ml。
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榨汁机将香蕉榨成汁,然后与蜂蜜、蔗糖和水兑成混合果汁;
(2)将麦冬和黑芝麻磨成粉状;然后与水混合得料液混合物;
(3)将料液混合物接入益生菌,40-44℃恒温发酵4-8h,得发酵物;
(4)将发酵物冷却至室温,并加入混合果汁混合均匀,即得养胃香蕉汁。
其中,所述益生菌为嗜热链球菌。
实施例2
一种养胃香蕉汁,由以下重量份的组份制成:香蕉80份、蜂蜜10份、蔗糖10份、麦冬15份和黑芝麻15份,其余部分为水;还包括益生菌106-109cfu/ml。
其中,所述益生菌为嗜热链球菌。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养胃香蕉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用榨汁机将香蕉榨成汁,然后与蜂蜜、蔗糖和水兑成混合果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氏庄园南京食品有限公司,未经马氏庄园南京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183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用带支架的车镜
- 下一篇:显示会话信息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