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胃癌病理演变前期AE1基因mRNA水平的原位杂交检测试剂盒及检测方法和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67922.7 申请日: 2013-05-09
公开(公告)号: CN104140999A 公开(公告)日: 2014-11-12
发明(设计)人: 张云福;裘建英;裘霖;张玉丽 申请(专利权)人: 嘉兴瑞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
代理公司: 代理人:
地址: 314200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胃癌 病理 演变 前期 ae1 基因 mrna 水平 原位杂交 检测 试剂盒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生物检测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与胃癌病理演变RNA表达改变(病理演变过程)的相关检测技术。 

背景技术

根据国内外权威机构提供的资料,我国每年癌症的新增人数已达到312万,死亡人数近260万,患者超过700万,全球每年新增癌症患者800万,死亡人数接近800万,患者约有8400多万人,到2020年以上人数将翻一番,这是一组可怕的数字。癌症诊治成本越来越高,按癌症患者的年治疗费用20万(贫穷地区可能偏高,发达地区可能远远高出20万),700多万患者,每年的花费是1.4万亿人民币,扣除成本35%约4千亿,每年约有1万亿人民币白白消耗了。而且,癌症患者大部分会在治疗后不久死亡。因此,现有的临床癌症诊治模式一定要改变,本发明的创新点是提前做到预防性筛查,然后及时介入预防性调控和预防性治疗,做到基因水平癌症的治未病。 

2005年美国卫生研究院、癌症研究院、疾控中心等八家单位做了抗癌大战中是失败,结论是癌症死亡率没有降低,其列举出造成抗癌大战失败的几个因素是:1.肿瘤细胞异质性(多态性);2.肿瘤细胞耐药性;3.抗癌药物设计思路不完善(动物模型设计不科学)等。同时,该报告中亦提出应重新审视现有诊治癌症的措施。 

本发明人在长期研究中发现,导致癌症死亡率不降的重要原因是不能做到真正的早期诊断。依照现有的临床医学影像(B超、CT、核磁共振成像等)及和其它生化(癌抗原、癌胚抗原、糖类激素、细胞膜因子、细胞核因子、细胞流式技术)指标来诊断癌症,都是肿瘤形成后诊断,前者要有组织学变化或已有占位性病变,后者大部分是肿瘤形成后所分泌、释放、或肿瘤的标记物。传统临床观念认为占位性癌块在2公分下是属于早期癌症的诊断,这一概念值得认真讨论,2公分以下癌块属早期这一界 定科学性是不够严谨的,从细胞学角度来分析,1公分的肿块约有一亿个肿瘤细胞,2公分的肿块其三维空间的细胞叠加数远不止2亿个肿瘤细胞,从癌变前期到单克隆癌细胞产生及形成2公分的癌块,其病理演变过程相当长,可能是5年或10年、甚至是10年以上(特殊病例除外),很难证实的是在这个病理演变过程中,肿块是癌症唯一的发生地和单独的病灶,可能癌细胞早已迁移到其它组织或器官生长。临床研究早已证实,一旦形成肿块的同时,其它癌细胞通过不同途径迁移到其它部位克隆生长,一旦切除原发灶后,其它器官复发灶或多发癌块灶先后形成。因此,在临床上以2公分以下的癌肿块大小来界定早期与否,不够严谨(有些病例,在发现原发病灶时,同时发现转移病灶,不在我们表述的内容中),其实这时已经是晚期诊断和晚期治疗,这是导致癌症死亡率不降的真正原因。 

随着分子生物技术日益完善,功能基因组学,癌症基因组学等研究的深入展开,为了寻求更早期的诊断癌症、治疗癌症、以及预防癌症,已取得长足进步。至今,我们已有可能在基因的一级转录功能产物(mRNA水平或microRNA)上做更精确的早期筛查和诊断,在癌变前期或癌细胞形成(单克隆)前,就可以做到早期预测和筛查。 

在大通量筛查中发现AE1基因mRNA在胃癌患者中大量表达,AE1基因在胃癌细胞中高表达可以起到原癌基因作用,促进癌症细胞生长和分裂。实验研究进一步发现,降低AE1的表达则可使药物诱发的小鼠胃癌发生率明显降低。而且,AE1基因mRNA在各种人种(白人、黑人、黄种人)胃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都高表达。 

本发明选择多组临床标本(胃癌病人、高危人群、正常对照)采用核酸原位杂交技术和免疫组化方法对AE1基因mRNA与胃癌的早期预警进行检测分析。本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AE1基因mRNA在胃癌患者、癌症高危人群(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部有钩端螺旋体)、正常对照人有明显的表达量变化,将AE1基因mRNA作为早期筛查胃癌病理变化前期有非常重要的临床诊断意义。作于胃癌癌变前期筛查、及胃癌治疗后的复发、转移预警也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瑞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瑞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679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