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半定量河豚毒素检测卡的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72166.7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23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2 |
发明(设计)人: | 苏捷;姜琳琳;吴靖娜;张农;刘智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558 | 分类号: | G01N33/558;G01N33/532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华德明 |
地址: | 361013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量 河豚毒素 检测 制作方法 | ||
1.一种半定量河豚毒素检测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胶体金样品组合垫的制备:取河豚毒素人工抗原免疫过小鼠的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培养,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体外培养,克隆扩大培养后冻存,选用BALB/c小鼠或其亲代小鼠,先用降植烷或液体石蜡进行小鼠腹腔注射,6-8天后将杂交瘤细胞接种到小鼠腹腔中,接着在5-12天后收集腹水,然后在pH7-pH11的环境下向腹水中加入10倍至50倍的胶体金标记溶液进行标记,接着将胶体金标记的腹水,用硫酸铵沉淀,胶体金缓冲液溶解后,用喷膜仪器喷到玻璃纤维膜上,真空干燥;
b、层析膜的加工:用划膜仪将形成检测线的河豚毒素人工抗原与形成质控线的质控抗体均匀地划在层析膜中间,干燥;
c、组装:将载体垫、所述层析膜、所述胶体金样品组合垫以及吸水垫拼接成层状结构,所述载体垫位于底部,其上方设有所述层析膜,所述胶体金样品组合垫和所述吸水垫分别设置于所述层析膜的两端,且所述胶体金样品组合垫和所述吸水垫分别与所述层析膜部分重叠,所述检测线设置在靠近所述胶体金样品组合垫的一端,所述质控线设置在靠近所述吸水垫的一端,用切条机将组装后的膜切割成条状结构,用卡式外壳进一步组装成检测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定量河豚毒素检测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条状结构的所述胶体金样品组合垫放置在所述卡式外壳的点样窗口,将所述条状结构上所述层析膜的检测线与质控线分别放置在所述卡式外壳检测窗口的T端和C端,组装成卡式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半定量河豚毒素检测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胶体金样品组合垫的制备过程中,腹水在胶体金标记后还要用30%-50%的硫酸铵沉淀,离心,用胶体金缓冲液溶解后再喷膜、真空干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定量河豚毒素检测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的人工抗原是通过在河豚毒素粗制品中加入牛血清蛋白,再加入乙酸钠缓冲液和乙醛于离心管在空气浴摇床后用pH7.0的磷酸缓冲液透析,接着冻干后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定量河豚毒素检测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质控抗体为羊抗鼠二抗,所述河豚毒素人工抗原和质控抗体的划膜浓度均为0.5mg/mL-2mg/m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定量河豚毒素检测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线和质控线的间距为0.4cm-0.6c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定量河豚毒素检测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析膜为硝酸纤维素膜。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定量河豚毒素检测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析膜在室温25℃,相对湿度小于40%的气氛下进行干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定量河豚毒素检测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体金样品组合垫的上方部分覆盖有胶带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定量河豚毒素检测卡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状结构的宽度控制在2.5mm-3.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水产研究所,未经福建省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2166.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