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池塘现场实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172332.3 | 申请日: | 2013-05-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108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刚;徐奇友;罗亮;王常安;蒋树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5007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池塘 现场 实验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池塘现场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隔水布(2)、U形管(3)、增氧曝气装置、防逃网(5)、两个过滤网(4)、两根直管(7)、四根立杆(8)和四根横杆(9);四根立杆(8)呈阵列布置,相邻两个立杆(8)之间连接有一根横杆(9),四根立杆(8)和四根横杆(9)形成一个方形框架;
隔水布(2)围设在方形框架的侧面上,隔水布(2)和方形框架形成一个四个侧面封闭、上下端敞口的腔体,U形管(3)的其中一个臂穿过横杆(9)设置在方形框架内,U形管(3)的另一个臂穿过横杆(9)设置在方形框架外,U形管(3)的两个端口上分别设置有一个过滤网(4),U形管(3)的两个臂上分别插装有一个直管(7),位于隔水布(2)上方的横杆(9)上设置有防逃网(5),防逃网(5)捆绑在四根立杆(8)上,防逃网(5)的网面与隔水布(2)的布面均铅直布置;
所述增氧曝气装置包括鼓风机(6)、第一输气管(10)、第二输气管(11)、阀门(12)、盘式微孔增氧管(13)、固定架(14)、至少四个绳子(15)和与绳子数量相一致的坠子(16),盘式微孔增氧管(13)安装在固定架(14)上,固定架(14)通过连接在绳子(15)上的坠子(16)布置在方形框架内,鼓风机(6)和阀门(12)均设置在方形框架外,鼓风机(6)的鼓风口与第一输气管(10)连通,第一输气管(10)通过阀门(12)与第二输气管(11)连通,第二输气管(11)与盘式微孔增氧管(1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池塘现场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根立杆(8)为镀锌管,四根横杆(9)为竹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池塘现场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水布(2)为聚乙烯涂塑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池塘现场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管(3)为聚丙烯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池塘现场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网(4)为聚乙烯过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池塘现场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气管(10)为聚丙烯硬管,第二输气管(11)为聚丙烯软管,所述固定架(14)为‘目’字形固定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池塘现场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直管(7)为聚丙烯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池塘现场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逃网(5)为聚乙烯网或尼龙网,所述防逃网(5)的网孔的孔径为10mm~3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池塘现场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过滤网(4)的网孔的孔径为10mm~20mm。
10.一种权利要求1、2、4、5、6、7或8所述的一种池塘现场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池塘现场实验装置的使用方法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步骤一、将方形框架上的立杆(8)插装于池塘的池底,在每根横杆(9)的下方的池底上挖直而窄的沟,将隔水布(2)包围在方形框架上,将U形管(3)垂直埋入隔水布(2)的下缘,U形管(3)的两臂的端口朝上设置,将U形管(3)的其中一个臂设置在方形框架内,将U形管(3)的另一个臂设置在方形框架外,U形管(3)的两臂的端面至立杆(8)的下端面的距离小于横杆(9)至立杆(8)的下端面的距离,U形管(3)的上端面距池底的距离为15cm~25cm,且U形管(3)上端分别安装有一个过滤网(4),过滤网(4)的网孔的直径为10mm~20mm,隔水布(2)的下缘埋入挖好的沟内并用砖和泥块压实,隔水布(2)的上缘捆绑在横杆(9)上,隔水布(2)呈铅直状态;
步骤二、在步骤一安装好的方形框架的横杆(9)上安装防逃网(5),防逃网(5)捆绑在四根立杆(8)上,防逃网(5)的网孔的直径10mm~30mm,防逃网(5)的网面呈铅直状态,将插装在U形管(3)的两臂上的直管(7)拔出,向方形框架外的池塘内注水,待方形框架内达到实验所需水位时停止注水,然后,将两个直管(7)重新插在U形管(3)上;
步骤三、将盘式微孔增氧管(13)固定在固定架(14)上,固定架(14)上连接有至少四根绳子(15),每根绳子(15)上连接一个坠子(16),连接为一体的盘式微孔增氧管(13)、固定架(14)、至少四个绳子(15)和与绳子数量相一致的坠子(16)沉浸在带有隔水布(2)的方形框架内的水中,将实验对象放入带有隔水布(2)的方形框架内的水中,开始现场围隔实验,启动鼓风机(6),向盘式微孔增氧管(13)内通风,水中曝气增氧,通过调节阀门(12)的开度进而控制增氧量;
步骤四、实验完成后,方形框架内的水排出时,再次拔出两根直管(7),将方形框架外的池塘水排出,方形框架内的水通过U形管(3)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233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