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感染能力增强的重组嵌合型丙型肝炎病毒株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172776.7 申请日: 2013-05-10
公开(公告)号: CN104140459A 公开(公告)日: 2014-11-12
发明(设计)人: 钟劲;卢捷;陶万银;李瑞;向禹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K14/18 分类号: C07K14/18;C07K16/10;C12N15/51;C12N15/63;C12N7/01;C12Q1/70;C12Q1/02
代理公司: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代理人: 陈静
地址: 200025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感染 能力 增强 重组 嵌合 型丙型 肝炎 病毒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物技术以及病毒学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感染能力增强的重组嵌合型丙型肝炎病毒株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全球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率约3%,慢性HCV感染会导致终末期肝病,包括肝硬化,肝衰竭及肝癌。至今尚无疫苗。目前标准的治疗方案包括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联用,一些针对HCV NS3/4A丝氨酸蛋白酶的小分子抑制剂也被开发出来。疗效与多因素有关,包括病毒及宿主因子,如病毒基因型,病毒载量及宿主在IL28B基因附近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HCV属于黄病毒科,是有包膜的单股正链RNA病毒。其基因组长9.6kb,包括一个5’非翻译区(5’UTR),开放读码框及3’非翻译区(3’UTR)。其开放读码框编码一个多聚蛋白,经剪切后得到结构蛋白(core,E1,E2)、p7及非结构蛋白(NS2,NS3,NS4A,NS4B,NS5A,NS5B)(Bartenschlager,R.等,2004.Advances in virus research63:71-180)。由于HCV病毒复制速率很快,它的依赖于RNA的RNA聚合酶保真度也不高,HCV的基因及抗原异质性很高,可分为6个主要的基因型及很多亚型。基因型之间在核酸水平的序列差异超过30%,亚型之间的差异约20-25%。而且,同一亚型的不同临床分离株之间的序列差异也有约5-8%。在中国,日本和欧洲,基因型1b是最常见的。由于不同基因型在核酸和蛋白水平有很多差异,它们在临床治疗上的差异也不足为奇:基因型1b对干扰素治疗最不敏感,持续病毒学应答仅50%。同时,HCV在体内又以准种形式存在,所谓准种,即许多在序列上高度同源但又有差异的HCV变异株病毒群体,对丙型肝炎病程进展及治疗效果也有影响。 

HCV领域的发展曾经因为缺乏体外培养模型而受到很大的阻碍。在基于2a基因型的JFH-1的感染细胞培养模型建立后,研究人员利用JFH-1作为骨架,建立了一些含有来自同一或不同基因型的HCV结构蛋白(Core,E1,E2)、p7和NS2的重组病毒,这些重组病毒在放入适应性突变后能够产生高滴度的病 毒,为对不同基因型的病毒进行疫苗开发和抑制剂研究打下了基础。然而,这些研究几乎全部是基于实验室的已优化过的原型株。虽然这些原型病毒株的建立大大推进了新的体外研究系统以及抗病毒治疗策略的发展,但是它们未必能够真实地反映来自HCV感染病人的异质病毒种群(准种)。 

目前,直接来自于临床病毒株的全长或者嵌合的HCV细胞培养模型还没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感染能力增强的重组嵌合型丙型肝炎病毒株及其制备方法。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氨基酸序列,其包括来自丙型肝炎病毒1b基因型的结构蛋白Core、E1、E2、p7和非结构蛋白NS2的第一个跨膜区,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与SEQ ID NO:1-4中任何一条具有90%以上同源性的氨基酸序列,并且所述氨基酸序列具有选自以下至少一项条件或其任意组合:从N末端的氨基酸残基起算,第38位氨基酸为S;第180位氨基酸为T;第183位氨基酸为P;第184位氨基酸为R;第217位氨基酸为T;第253位氨基酸为F;第290位氨基酸为P;第364位氨基酸为T;第365位氨基酸为A;第397位氨基酸为R、第398位氨基酸为D;第405位氨基酸为L;第415位氨基酸为S;第416位氨基酸为A;第476位氨基酸为T;第531位氨基酸为G;第532位氨基酸为S;第785位氨基酸为E;第827位氨基酸为V;第835位氨基酸为C;第837位氨基酸为L。 

在一个优选例中,所述的氨基酸序列,存在选自以下的至少一项条件: 

(i)从N末端的氨基酸残基起算,相应于SEQ ID NO:1序列的第364位氨基酸为T、第476位氨基酸为T、第531位氨基酸为G(对应26C3);或 

(ii)从N末端的氨基酸残基起算,相应于SEQ ID NO:1序列的第290位氨基酸为P、第476位氨基酸为T、第531位氨基酸为G(对应26C6);或 

(iii)从N末端的氨基酸残基起算,相应于SEQ ID NO:1序列的第180位氨基酸为T、第837位氨基酸为L(对应52B6);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27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