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合成紫檀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77022.0 | 申请日: | 2013-05-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42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玲;汪劲松;张习坤;何国栋;陈亮;顾海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瑞树生化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43/23 | 分类号: | C07C43/23;C07C41/26;B01J29/7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杜军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工合成 紫檀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人工合成紫檀茋的方法。
背景技术
研究发现,紫檀茋与白藜芦醇具有相似的抗氧化性,能够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具有防治乳腺癌和心脏病的功效。由于紫檀茋对环氧化酶COX-1表现有中等的抑制作用,而对COX-2只有微弱的抑制活性,故消炎抗菌作用明显,其中抗真菌活性是白藜芦醇的5倍以上,此外紫檀茋还具有癌症化学预防活性、诱导MDR细胞凋亡活性、PPARα激动活性等各种活性,因此紫檀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紫檀茋存在于葡萄、蓝莓、剑叶龙血树等多种天然植物中,但其在天然植物中的含量低,提取困难。紫檀茋的化学合成方法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而现有紫檀茋的化学合成方法中,普遍采用化学计量的磷试剂进行烯键的合成,以及大量采用AlCl3进行脱苄基反应,污染物产生量大,不利于环保。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人工合成紫檀茋的方法,该方法选用负载了Pd的Al-MCM-41介孔分子筛作为催化剂,其中Pd的负载量为3~9﹪,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和催化选择性,易于分离。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以3,5-二甲氧基苄氯为原料,经与对苄氧基苯甲醛进行格式反应、水解后,并在固体酸催化剂NaHSO4·SiO2催化下脱水,得到中间体(Ⅰ)3,5-二甲氧基-4’-苄氧基二苯乙烯;然后中间体(Ⅰ)经催化剂RS001催化脱苄基得粗品,粗品提纯后得到最终产物紫檀茋。
本发明具体反应方程式如下:
本发明的具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中间体(Ⅰ)的制备
步骤(1).将镁屑、无水四氢呋喃THF、碘加入到反应容器中,搅拌下加入5~10﹪体积量的3,5-二甲氧基苄氯THF溶液进行引发反应,反应液温度上升,反应5~10秒后,将剩余的3,5-二甲氧基苄氯THF溶液逐滴加到反应容器中,滴加速率为1~2滴/秒,保持反应液微沸,滴加完后,再加入对苄氧基苯甲醛溶液,20~30min内加完,边加入边搅拌回流反应2~3.5h,停止反应,静置1.5~3.5h,过滤镁屑,旋蒸除去THF,得到剩余物;
步骤(1)的格式反应中,镁屑与碘的质量比为100:5~15,每克镁屑加入3~10mL体积的无水四氢呋喃THF,3,5-二甲氧基苄氯、镁屑与对苄氧基苯甲醛物质的量之比为1:(1.1~1.6):(1~1.3);
作为优先,步骤(1)的格式反应中3,5-二甲氧基苄氯、镁屑与对苄氧基苯甲醛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3:1.1。
所述的3,5-二甲氧基苄氯THF溶液为3,5-二甲氧基苄氯溶于THF溶剂的混合液,每克3,5-二甲氧基苄氯溶于3~7mL THF溶剂;
所述的对苄氧基苯甲醛溶液为对苄氧基苯甲醛溶于THF溶剂的混合液,每克对苄氧基苯甲醛溶于2~6mL THF溶剂。
步骤(2).将剩余物加入到质量分数为10~20﹪的盐酸溶液中,20~50℃下搅拌进行水解30~50min,冷却至常温,然后用甲苯萃取,取有机层;有机层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和水洗涤后,用MgSO4干燥后得到水解产物的甲苯溶液;
其中每克3,5-二甲氧基苄氯加入2~8mL的质量分数为10~20﹪的盐酸;
作为优选,每克3,5-二甲氧基苄氯加入3~6mL的质量分数为10~20﹪的盐酸;
步骤(3).将水解产物的甲苯溶液与固体酸催化剂NaHSO4·SiO2加入到反应容器中,搅拌下加热至回流分水,直至无水分出,将反应液冷却至常温,过滤,滤液旋蒸除去甲苯,得到中间体 (Ⅰ);
其中3,5-二甲氧基苄氯与NaHSO4·SiO2中NaHSO4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06~0.1;
所述的固体酸催化剂NaHSO4·SiO2为每克NaHSO4·SiO2中含有 3mmolNaHSO4,可通过现有市场进行购买。
2)紫檀茋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瑞树生化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瑞树生化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770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天然食品防腐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甲醇制丙烯物流中二甲醚的脱除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