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阿那格雷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80849.7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617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俞强;何静;张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1/519 | 分类号: | A61K31/519;A61P35/00;A61P3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一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6 | 代理人: | 祝莲君;雷芳 |
地址: | 2012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及其 衍生物 肿瘤 用途 | ||
本发明提供了阿那格雷及其衍生物的抗肿瘤用途,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阿那格雷及其衍生物在制备治疗或抑制肿瘤的药物或药物组合物的用途。本发明的化合物用于制备抗肿瘤药物,具有用量少,安全性好等特点,十分适合用于抗肿瘤药物的开发和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了药物阿那格雷及其衍生物在的抗肿瘤的用途
背景技术
癌症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二大疾病,而目前人类依旧没有很好的办法治疗癌症。已知人类基因组共有30,000个基因,已知的药物作用靶点约有200个,从基因组推测的理论靶点约2000个,而临床上已有药物约为10,000种,包括1200种不同的结构类型。因此,目前已经拥有大量的化合物来针对人体内各种功能和结构各异的靶点蛋白,且这些已经上市的药物具有已被证明的安全性和良好的生物利用度。
阿那格雷(Anagrelide)又称安归宁,其结构式为6,7-二氯-1,5-二氢咪唑并[2,1-b]喹唑啉-2(3H)酮,1997年3月在美国上市,作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用于治疗抗血小板增多症。早在1979年,美国科学家J.S.Fleming和J.P.Buyniski发现,新型小分子化合物BL-4162A(Anagrelide)在动物试验中表现出显著的抗血栓功能。随后的研究发现,Anagrelide能抑制磷酸二酯酶(PDE)的活性,提高细胞内cAMP的含量,从而影响血细胞的增殖、成熟、分化等功能。然而,阿那格雷(Anagrelide)在治疗肿瘤中的作用和应用尚未见报道。因此,本领域尚没有阿那格雷或其衍生物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
鉴于目前尚缺乏令人满意的有效治疗肿瘤的方法,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治疗肿瘤的药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药物阿那格雷(Anagrelide)及其衍生物在用于肿瘤治疗中的新用途。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一种式I化合物,其光学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前药的用途,用于制备治疗或抑制肿瘤和/或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的药物或药物组合物;
其中,
R1、R2、R3、R4、R5、R6、R7和R8各自独立地选自下组:氢原子、卤素原子、氨基、羟基、氰基、醛基、硝基、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0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10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10炔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0芳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杂芳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磺酰基;
或R1和R2共同构成,和/或R3和R4共同构成选自下组的基团:取代或未取代的C3~C20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20杂环烷基、=O;
R9选自下组:氢原子、氧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0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0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烷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0芳基-氧基、取代或未取代的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0磺酰基;
其中,所述取代指基团上的一个或多个氢原子被选自下组的取代基取代:C1~C10烷基、C3~C10环烷基、C1~C10烷氧基、卤素、羟基、羧基、C1~C10醛基、C2~C10酰基、C2~C10酯基、氨基、苯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084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