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框架的多器件SMT扁平封装件及其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310181599.9 | 申请日: | 2013-05-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5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万霞;魏海东;李站;王振宇;崔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3/495 | 分类号: | H01L23/495;H01L23/31;H01L21/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框架 器件 smt 扁平封装 及其 制作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集成电路封装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框架的多器件SMT扁平封装件及其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电子电路表面组装技术(Surface Mount Technology,SMT),称为表面贴装或表面安装技术。它是一种将无引脚或短引线表面组装元器件(简称SMC/SMD,中文称片状元器件)安装在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的表面或其它基板的表面上,通过回流焊或浸焊等方法加以焊接组装的电路装连技术。
组装密度高、电子产品体积小、重量轻,贴片元件的体积和重量只有传统插装元件的1/10左右,一般采用SMT之后,电子产品体积缩小40%~60%,重量减轻60%~80%;可靠性高、抗震能力强;焊点缺陷率低;高频特性好;减少了电磁和射频干扰;易于实现自动化,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达30%~50%,节省材料、能源、设备、人力、时间等。
QFN(四面扁平无引脚封装)及DFN(双扁平无引脚封装)封装是在近几年随着通讯及便携式小型数码电子产品的产生(数码相机、手机、PC、MP3)而发展起来的、适用于高频、宽带、低噪声、高导热、小体积,高速度等电性要求的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的封装。我们知道QFN/DFN封装有效地利用了引线脚的封装空间,从而大幅度地提高了封装效率。
而随着电子产品功能日趋更加完整,所采用的集成电路(IC)已
无穿孔元件,特别是大规模、高集成IC,不得不采用表面贴片元件。而随着产品批量化,生产自动化,厂方要以低成本高产量,出产优质产品以迎合顾客需求及加强市场竞争力。由于技术限制,目前SMT技术只用于基板类封装产品,难以使得框架产品实现SMT技术,即在框架上连接电感、电阻、电容和封装成品等器件。
发明内容
就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框架的多器件SMT扁平封装件及其制作工艺,具有能有效缩小体积,减轻重量并提高封装件可靠性,抗震能力强,焊点缺陷率低的优点。
一种基于框架的多器件SMT扁平封装件主要由引线框架,绝缘胶,芯片,键合线,电感、电阻、电容和封装成品,塑封体组成。所述引线框架通过绝缘胶与芯片连接,引线框架与电感、电阻、电容和封装成品通过电感、电阻、电容和封装成品的引脚连接,所述键合线直接连接芯片和引线框架,塑封体包围了引线框架、绝缘胶、芯片、键合线、电感, 电感、电阻、电容和封装成品并构成了电路的整体,塑封体对芯片和键合线起到了支撑和保护作用,芯片、键合线、电感、电阻、电容和封装成品、引线框架构成了电路的电源和信号通道。
一种基于框架的多器件SMT扁平封装件的制作工艺的流程:电感、电阻、电容和封装成品的引脚沾锡→晶圆减薄→划片→上芯(粘片)→压焊→塑封→后固化→锡化→ 打印→产品分离→检验→包装→入库。
附图说明
图1引线框架剖面图;
图2粘接电感、电阻、电容和封装成品后产品剖面图;
图3上芯后产品剖面图;
图4压焊后产品剖面图;
图5塑封后产品剖面图;
图6产品成品剖面图。
图中,1为引线框架,2为绝缘胶,3为芯片,4为键合线,5为电感、电阻、电容和封装成品,6为塑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6所示,一种基于框架的多器件SMT扁平封装件主要由引线框架1,绝缘胶2,芯片3,键合线4,电感、电阻、电容和封装成品5,塑封体6组成。所述引线框架1通过绝缘胶2与芯片3连接,引线框架1与电感、电阻、电容和封装成品5通过电感、电阻、电容和封装成品5的引脚连接,所述键合线4直接连接芯片3和引线框架1,塑封体6包围了引线框架1、绝缘胶2、芯片3、键合线4、电感, 电感、电阻、电容和封装成品5并构成了电路的整体,塑封体6对芯片3和键合线4起到了支撑和保护作用,芯片3、键合线4、电感、电阻、电容和封装成品5、引线框架1构成了电路的电源和信号通道。
一种基于框架的多器件SMT扁平封装件的制作工艺的流程:电感、电阻、电容和封装成品的引脚沾锡→晶圆减薄→划片→上芯(粘片)→压焊→塑封→后固化→锡化→ 打印→产品分离→检验→包装→入库。
如图1到图6所示,一种基于框架的多器件SMT扁平封装件的制作工艺的主要步骤如下:
1、电感、电阻、电容和封装成品5引脚沾锡,与引线框架1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未经华天科技(西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815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