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路板结构及其电性插接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196054.5 | 申请日: | 2013-05-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85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洪序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18 | 分类号: | H05K1/18;H01R12/71;H01R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梁挥,尚群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路板 结构 及其 插接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路板结构,特别是一种便于检测及读写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存储器的电路板结构及其电性插接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部分电脑机种中开始开放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Output System,BIOS)的更新权限。使用者可自行更新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asic Input/Output System,BIOS),但一但使用者的更新方法错误,就会造成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数据更新失败或损毁而导致电脑无法开机。若数据毁损的情况较严重时,研发人员无法透过强制写入的方法进行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的维修,而必需要将存放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的存储器解焊重新送回原厂维修。如此一来,无疑会使维修程序变得更加繁锁,进而造成维修成本的增加。
制造厂为了降低维修成本,一般的作法为在主机板上设置一个供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存储器插拔的插槽,如此一来,当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发生问题时,维修人员可以不用透过解焊的方式即可将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存储器拆下。然而,这样的作法虽然可以降低维修成本,但也会相对增加主机板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路板结构及其电性插接件,以降低电路板结构的维修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路板结构,其中,包含:
一基板;
一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存储器,设于该基板;
一控制芯片,设于该基板,并与该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存储器电性连接;
一电连接座,包含一座体、一第一导电体及一第二导电体,该座体具有一插槽,该第一导电体位于该插槽内并电性连接于该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存储器,该第二导电体位于该插槽内并电性连接于该控制芯片;以及
一电性插接件,包含一本体、一第一内接导体、一第二内接导体、一第一外接导体及一第二外接导体,该本体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内接导体及该第二内接导体分别设于该本体的该第一端,该第一外接导体及该第二外接导体分别设于该本体的该第二端,且该第一外接导体电性连接该第一内接导体,该第二外接导体电性连接该第二内接导体,该本体的该第一端可分离地插设于该插槽,且该第一内接导体电性连接该第一导电体,该第二内接导体电性连接该第二导电体,该第一外接导体用以电性连接一外部基板,该第二外接导体用以电性连接一外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存储器,
其中,该第一内接导体与该第二内接导体分别位于该本体的相对侧,该第一内接导体面向该第一面,该第二内接导体面向该第二面。
上述的电路板结构,其中,该插槽包含一第一面、一第二面及一第三面,该第三面连接于该第一面及该第二面之间,该第一面与该基板间的距离小于该第三面与该基板间的距离,该第一导电体的一端设于该第一面,另一端设于该第三面,且该第一导电体的中段凸出于该第一面,该第二导电体的相对两端分别设于该第二面,且该第二导电体的中段凸出于该第二面。
上述的电路板结构,其中,该第一导电体具有一第一固定段、一第一电连接段及一第二固定段,该第一固定段设于该第一面,并与该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存储器电性连接,该第二固定段设于该第三面,该第一电连接段连接于该第一固定段与该第二固定段之间,并凸出于该第一面,该第二导电体具有一第三固定段、一第二电连接段及一第四固定段,该第三固定段与该第四固定段分别设于该第三面,且该第三固定段与该控制芯片电性连接,该第二电连接段连接于该第三固定段与该第四固定段之间,并凸出于该第三面。
上述的电路板结构,其中,该座体具有一第一凹孔及一第二凹孔,该第一凹孔位于该第三面,该第二固定段可活动地设于该第一凹孔,该第二凹孔位于该第二面,该第四固定段可活动地设于该第二凹孔。
为了更好地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路板结构,其中,包含:
一基板;
一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存储器,设于该基板;
一控制芯片,设于该基板,并与该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存储器电性连接;以及
一电连接座,包含一座体、一第一导电体及一第二导电体,该座体具有一插槽,该第一导电体位于该插槽内并电性连接于该基本输入输出系统存储器,该第二导电体位于该插槽内并电性连接于该控制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19605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