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哈工大异养硝化不动细菌L7产低温羟氨氧化酶的方法及其分离纯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1283.1 | 申请日: | 2013-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74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30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光;张多英;黄晓飞;秦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9/06 | 分类号: | C12N9/06;C12R1/01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金永焕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哈工大 硝化 不动 细菌 l7 低温 氧化酶 方法 及其 分离 纯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产酶的方法及其分离纯化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脱氮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最为有效、最具应用前景的去除水中氨氮污染的技术,也是当前水污染控制领域的研究重点与热点。无论是自养硝化菌还是异养硝化菌,在氨氮降解过程中,都会受到温度影响。环境温度降低将导致氨氮降解效果变差,尤其当温度低于15℃时,微生物停止生长而使得氨氮无法得到降解。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水温通常低于10℃,以黑龙江省为例,冬季水温最低在2℃以下,低温使氨氮去除成为难题。
水中的氨氮降解过程是由一系列氧化还原酶组成的电子传递链完成,其中羟胺氧化酶(Hydroxylamine oxidoreductase,HAO)将氨氮氧化形成的羟胺(NH2OH)氧化成亚硝酸态氮(NO2--N),在氨氮降解过程中起关键作用。自养硝化细菌(Nitrosomonas europaea)中的HAO存在于细胞周质中,是大约180kDa的血红素蛋白,包含3个63kDa的α亚基和3个11kDa的β亚基(Hooper,A.in Autotrophic Bacteria Biochemistry of the Nitrifying Lithoautotrophic Bacteria;Schlegel and Bowien,Eds,;Scinence Tech Publishers:Madison,WI1989;Chapter13,pp239-265)。在异养硝化菌中也分离出了HAO,但是不同菌株的HAO具有特异性。在异养硝化菌Thiosphaera pantotropha和Alcaligenes faecalis中分离出的HAO是20kDa的小型单体蛋白,存在于细胞周质中(Wehrfritz,J.M.,Reilly A.,Spiro S.et al.Purification of hydroxylamine oxidase from Thiosphaera pantotropha identification of electron acceptors that couple heterotrophic nitrification to aerobic denitrification.FEBS,1993,335:246-250;Otte,S.,Schalk,J.,Kuenen,J.G.et al.Hydroxylamine oxidation and subsequent nitrous oxide production by the heterotrophic ammonia oxidizer Alcaligenes faecalis.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1999,51:255-261)。在异养硝化菌Pseudomonas PB16中分离出的HAO是一个分量为132kDa的二聚体,含有两个68kDa的α亚基(Jetten M.S.M.,de Bruiin P.,Kuenen J.G.Hydroxylamine metabolism in Pseudomonas PB16:involvement of a novel hydroxylamine oxidoreductase.Antonie van Leeuwenhoek,1997,71:69-74)。以上分离出的HAO酶最适反应温度为25-35℃,在低温条件下,酶促反应速度迅速下降,成为低温下氨氮降解效果差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提高低温下羟氨氧化酶活性,分离低温下高活性羟氨氧化酶,对解除低温抑制作用,提高氨氮降解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低温氨氮无法有效去除的问题,而提供哈工大异养硝化不动细菌L7产低温羟氨氧化酶的方法及其分离纯化方法。
哈工大异养硝化不动细菌L7产低温羟氨氧化酶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12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气流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催化裂化原料油的加氢改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