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隔热板及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3161.6 | 申请日: | 2013-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340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07 |
发明(设计)人: | 朱余宏;胡丽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晨润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9/02 | 分类号: | F16L59/02;F16L59/065;F16L59/12;B32B15/08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顾进 |
地址: | 239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热板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隔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支撑层、保温层、真空层和内层,所述内层为碳末层,保温层为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中间有钢丝网,固定支撑层的主要成分为合金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板,其特征是所述真空层中间隔设置有十字型支撑柱,支撑柱与内层和保温层均垂直,且支撑柱的两端均与内层和保温层固定连接,支撑柱的表面镀有银层,支撑柱为木质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板,其特征是所述合金层中的成分为铁、铜、铬、碳、钛、锰,其成分的质量比铁:铜:铬:碳:钛:锰为4.9:3.5:0.8:0.6:0.25:0.1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板,其特征是所述真空层的上下表面均镀银,镀银层的厚度小于0.2mm,真空层上下表面的垂直距离为30mm,真空度为80k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热板,其特征是所述保温层的厚度不小于30mm,碳末层的厚度小于50mm,碳末颗粒的直径小于0.0025mm。
6.制造权利要求1-5所述隔热板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如下:
a.所述碳末颗粒在转速6400转/分钟的高速下旋转打磨,最终形成碳末层的厚度小于50mm,碳末颗粒的直径小于0.0025mm的碳末层,碳末层两表面均用金刚石打磨板打磨光滑,碳末层的内表面打磨线速度为2m/s,打磨时间不少于15分钟,碳末层的外表面打磨速度为1.7m/s,打磨时间不少于10分钟;
b.将木质支撑柱表面和两端打磨光滑,在支撑柱的一端均匀涂上强力胶水,支撑柱的端部四周均涂有强力胶水,将支撑柱涂有胶水的一端粘附在内层的外表面,支撑柱间隔排布,等待强力胶水完全变干凝固,支撑柱固定在内层的外表面;
c.通过电镀的方法在碳末层的外表面、支撑柱上、保温层的内表面镀上银层,,镀银层的厚度小于0.2mm;
d.在支撑柱的另一端均匀涂上强力胶水,端部的四周均涂有强力胶水,强力胶水涂上后,快速将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平整地覆盖在内层的外面,并与支撑柱接触,保持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与支撑柱紧密接触位置不动,直到强力胶水完全凝固;
e.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的拼接处用高强度胶水粘结;
f.合金层为将各合金按照质量配比混合热熔,形成混合金属热熔液,经过模型浇筑,形成厚度一致的固定支撑层;
固定支撑层、保温层、真空层和内层形成特定的输送设备管道,四周密闭,前后贯通,真空层的前后密封,真空层的一端留有抽真空孔,通过真空孔抽吸形成内部真空,达到真空层内部真空度后,将抽真空孔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隔热板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钢丝网,钢丝网上平行固定有钢筋杆,将钢丝网与钢筋杆一起酸洗、除锈;
(2)将步骤(1)所得钢丝网,在惰性气体,气温高于300℃的环境中加热,直到钢丝网和钢筋杆的温度高于240℃;
(3)高温热熔聚苯乙烯,在环境温度不低于270℃的惰性气体环境中,将步骤(2)所得钢丝网浸入熔融聚苯乙烯液体中,同步晃动熔融聚苯乙烯液体和钢丝网,然后,静置,直到熔融聚苯乙烯液体静止,慢慢降温到自然温度,钢丝网固定在聚苯乙烯板中间,聚苯乙烯板的厚底为5~15cm;
(4)取钢丝网,在300℃的惰性气体环境中加热,直到钢丝网温度高于240℃;
(5)将步骤(4)所得钢丝网铺设在步骤(3)所得聚苯乙烯板两侧;
(6)高温热熔聚苯乙烯,并在熔融的聚苯乙烯液体中加入发泡剂,待聚苯乙烯液体膨胀发泡完全后,在240℃环境中,均匀浇注到步骤(5)所述聚苯乙烯板两侧,自然冷却降温,直到常温。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隔热板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钢丝网的钢丝直径不小于2.5mm,钢筋杆的直径不小于1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晨润工贸有限公司,未经滁州晨润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316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