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黄牛IGF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方法及试剂盒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04434.9 | 申请日: | 2013-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0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宏;黄永震;李明勋;孙雨佳;蓝贤勇;雷初朝;胡沈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汪人和 |
地址: | 7121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黄牛 igf2 基因 核苷酸 多态性 检测 方法 试剂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特别涉及一种黄牛IGF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的检测方法及试剂盒。
背景技术
基因多态性是指不同物种或者同一物种内的不同个体间基因组序列的差异,这些差异是由于染色体中DNA等位基因中核苷酸改变引起,主要是包括碱基的替换、插入、缺失以及重复序列拷贝数的变化。
根据基因组中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产生的位置,可分为以下3类:基因编码区单核苷酸多态性(Coding-region SNPs,cSNPs)、基因周边单核苷酸多态性(Perigenic SNPs,pSNPs)以及基因间单核苷酸多态性(Intergenic SNPs,iSNPs)。研究表明,位于编码区内的cSNP比较少,由于它在遗传性疾病研究中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编码区内的cSNP的研究更受关注。基因编码区内的cSNP又可分为2种:一种是编码区内的同义cSNP(Synonymous cSNP),即SNP所致编码序列的改变并不会影响其所翻译的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另一种是编码区内的非同义cSNP(Non-Synonymous cSNP),即碱基序列的改变将导致编码氨基酸的改变,从而导致蛋白质中氨基酸序列的改变,可能最终影响到蛋白质的功能。
标记辅助选择就是将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选择方法相结合,通过对遗传标记的选择来间接选择控制某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使之能够同时利用标记位点信息和数量性状的表型信息,更准确估计动物个体的育种值,提高选择效率,加快育种进展。标记辅助选择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家畜各性状间的遗传分析;第二阶段是蛋白质(酶)标记对数量性状的标记阶段;第三个阶段是分子遗传标记阶段。随着分子标记技术日渐成熟与丰富,使覆盖整个基因组的标记成为可能,通过与QTL间的连锁分析,实现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目标。SNP作为新的遗传标记已广泛应用于基因定位、克隆、遗传育种及多样性的研究。分子育种,即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olecular mark-assist selection,MAS),该技术是借助DNA分子标记对遗传资源或育种材料进行选择,对畜禽的综合性状进行品种改良,它是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和传统遗传育种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新品种选育。在畜禽育种中,人们期望,通过对生长性状密切相关,并且与数量性状紧密连锁的DNA标记的选择,达到早期选种和提高育种值准确性的目的,从而在畜禽育种中获得更大的遗传进展。
近年来,人们发展了许多用于探寻分子遗传标记的方法,最常见的有单链构象多态技术(SSCP)、PCR-RFLP和直接测序技术等。SSCP它可以发现靶DNA片段中未知位置的碱基突变;另外,SSCP方法可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将不同迁移率的突变单链DNA分离,并且还可以进一步提纯。PCR-RFLP的基本原理是用PCR扩增目的DNA,扩增产物再用特异性内切酶消化切割成不同大小片段,直接在凝胶电泳上分辨。不同等位基因的限制性酶切位点分布不同,产生不同长度的DNA片段条带。此项技术大大提高了目的DNA的含量和相对特异性,而且方法简便,分型时间短。我们首先采用DNA直接测序技术进行目的基因是否存在突变进行检测,然后使用PCR-RFLP技术进行突变分型,可以最终从DNA序列水平上鉴别突变DNA片段和突变频率。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不需要特殊的仪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44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