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储纬器间歇储纬过程的迭代学习速度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09759.6 | 申请日: | 2013-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3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建明;孙明轩;俞立;欧林林;熊远生;陈张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3/04 | 分类号: | G05B1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储纬器 间歇 过程 学习 速度 控制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迭代学习控制技术在储纬器间歇储纬过程的应用。
(二)背景技术
随着织造技术的发展,现代无梭织机入纬速率有了很大的提高。在高速引纬情况下,要避免引纬张力剧烈波动,使引入梭口的每根纬纱张力保持均匀一致;从而达到减少引纬断头、提高织物质量的目的;使用性能优良的储纬器是非常重要的。储纬器的主要功能有储存纬纱、均衡张力和定长纬纱;织机每一次引纬都会消耗一定数量的纬纱,为了保证有基本恒定的储纬量,织机引纬消耗的纬纱,储纬器需要及时补充纬纱。目前,储纬器通常采用“变频器+电动机+存储纬纱量传感器”的形式,它的特点是储纬电机在织造过程中始终处于连续转动状态,移动传感器可以调整纬纱存储量,通过传感器信号控制储纬器的开停。当织造面料幅宽一定和花色单一时,从不同储纬器引纬的间隔时间相对固定,由变频器驱动电机改变储纬器储纬速度以适应织机不同引纬速度。但是,当织造面料花色复杂时,织机消耗哪一个储纬器的纬纱是变化的,不同储纬器被引纬的间隔时间不确定,储纬器事先不能预知织机引纬间隔时间、难以及时调整储纬速度,使得储纬器的储纬量波动大;当引纬间隔时间短时,储纬量快速减少,甚至出现引纬断头;当引纬间隔时间长时,储纬量快速堆积。为了适应织造面料花色变化,出现了一种电子鼓式测长储纬器,储纬器储纬与织机引纬的动作同步,可以按需要的引纬圈数储纬,维持储纬量恒定;但是由于对储纬量和储纬速度控制要求高,实际中应用不多。
实际上,织机引纬过程是一种间歇过程,储纬操作要与引纬操作同步,储纬速度可采用间歇控制方法;尤其当织造面料门幅一定时,储纬过程表现为一种重复操作过程;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的迭代学习控制(ILC)非常适用这种具有重复操作性质的被控过程,是实现精确控制的一种有效控制技术。因此,储纬器储纬过程采用间歇控制方式,需要应用迭代学习控制技术解决储纬与引纬同步、储纬量维持恒定的问题,以适应织造面料花色变化、提高织造面料质量。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储纬器储纬与织机引纬同步、储纬量维持恒定的控制不佳的缺点,提供一种适用于储纬器间歇储纬过程的迭代学习速度控制方法。
本发明依据织机引纬速度、引纬长度和最短引纬间隔时间,规划储纬速度参考轨迹,设计迭代学习速度控制算法跟踪储纬速度参考轨迹,设计储纬量偏差补偿算法调整储纬速度参考轨迹。
本发明的储纬速度参考轨迹规划方法为:已知织机引纬速度v引纬、引纬长度l引纬、最短引纬间隔时间T最短引纬间隔(其中l引纬/v引纬<T最短引纬间隔),选取储纬器储纬时间T储纬≤T最短引纬间隔,规划储纬速度参考轨迹v*(t)分为速度上升段、速度恒定段和速度下降段,且满足下式
其中T储纬=t上升+t恒速+t下降,t上升为速度上升段时间、t恒速为速度恒定段时间,t下降为速度下降段时间。
本发明的储纬器迭代学习速度控制算法为:每次织机引纬同步触发一次储纬器储纬操作,依据储纬速度参考轨迹v*(t),采用比例-积分(PI)反馈和迭代学习前馈的速度控制方法,控制实际储纬速度v(t)快速精确跟踪v*(t)。
本发明的储纬量偏差补偿算法为:依据设定储纬量y设定和实际储纬量y实际的偏差e=y设定-y实际;当|e|>ε(其中ε为选取的储纬量偏差阈值)时,按调节t恒速,对下一次储纬操作的速度参考轨迹v*(t)进行修正。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储纬器间歇储纬过程的迭代学习速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依据织机引纬速度v引纬、引纬长度l引纬、最短引纬间隔时间T最短引纬间隔,选取储纬器储纬时间T储纬≤T最短引纬间隔,规划储纬速度参考轨迹v*(t)分为速度上升段、速度恒定段和速度下降段,且满足下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0975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