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弹条成型机的一次成型系统及弹条成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13985.1 | 申请日: | 2013-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2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李一兵;缪家泉;吴恒志;罗运动;张磊;刘琳;胡晓春;吕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巢湖铸造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1/08 | 分类号: | B21D11/08;B21D11/22 |
代理公司: | 安徽汇朴律师事务所 34116 | 代理人: | 胡敏 |
地址: | 23800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成型 一次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弹条成型机的一次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上定位柱、下定位柱、中间推臂、两侧推臂、两肢推臂;
所述上模的表面,所述下模的表面正对;
所述上定位柱和下定位柱均且均设置有两个,所述两个上定位柱左右对称固定在所述下模表面上方,所述下定位柱对称左右对称固定在所述下模表面下方,所述上定位柱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下定位柱之间的距离;
所述中间推臂设置在所述下模上方,其运动轨迹沿所述下模竖直中轴线向下至所述两个定位下滚轮之间;
所述两侧推臂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中间推臂两侧,其运动轨迹沿所述下模两侧至所述两个下定位柱的外侧;
所述两肢推臂设置有两个,对称设置在所述下模两侧并低于所述下定位柱的水平高度,其运动轨迹由下模两侧至所述两个下定位柱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条成型机的一次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推臂、两侧推臂、两肢推臂均装配有定位滚轮用以推压料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条成型机的一次成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成型系统还包括框模,所述下模固定安装在所述框模中。
4.一种使用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弹条成型机的一次成型系统的弹条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1)加热后的棒料放在上定位柱的上方定位后,中间推臂向下运动,迫使棒料压在上定位柱上,并产生弯折;
(2)棒料中间部分在中间推臂的作用下形成U形;
(3)棒料两端向上翘曲,直到碰到两侧推臂;
(4)两侧推臂向下运动,棒料绕着上定位柱的外侧向下弯曲;
(5)两肢推臂向中运动,棒料绕着下定位柱的外侧向中间弯曲;
(6)中间推臂、两侧推臂、两肢推臂退回,上模向模框作工进运动,进行起拱,同时上定位柱、下定位柱迅速退回,上模继续前进,完成成型;
(7)上模后退,上定位柱、下定位柱伸出,弹条落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巢湖铸造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省巢湖铸造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1398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