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含杂芳基哌啶的青蒿素衍生物、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0336.4 | 申请日: | 2013-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117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05 |
发明(设计)人: | 张翱;缪泽鸿;郭俊峰;宋姗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493/20 | 分类号: | C07D493/20;A61K31/454;A61P35/00;A61P3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5 | 代理人: | 朱梅,严彩霞 |
地址: | 2012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含杂芳基 哌啶 青蒿素 衍生物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杂芳基哌啶的青蒿素衍生物,其制备方法、药物组合物及其在制备抗癌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青蒿素是一种从菊科植物黄花蒿中提取出来的,含有过氧基团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如蒿甲醚、青蒿琥酯、双氢青蒿素等作为高效低毒的抗疟药已在临床上应用多年。随着对青蒿素药理学的深入研究,发现其还具有抗血吸虫、抗真菌、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其中,青蒿素在抗肿瘤方面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1991年,我国学者邓安定等首次报道了青蒿素对白血病P388具有选择性杀伤活性。随后国内外学者也深入研究了青蒿琥酯的抗癌活性,发现青蒿琥酯对白血病细胞和结肠癌细胞的活性最强,对乳腺癌黑素瘤、卵巢癌、前列腺癌、肾细胞癌等也有效(Efferth et al,Int.J.Oncol.,2001,18:767-773)。为了寻找活性更好的抗癌化合物,许多青蒿素衍生物被陆续合成与筛选。李英等发现,一些α-氰基双氢青蒿素苄醚对P388和A549的细胞毒作用很强(Li,Ying,et al,Bioorg.Med.Chem.Lett.,2011,11:5-8)。青蒿素二聚体和三聚体也被大量报道,其中不少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Posner,G.H.,et al,J.Med.Chem.,1999,42:4275-4280;Jung,M.et al,J.Med.Chem.,2003,46:987-994)。
本发明人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并合成了一类新的含芳基哌啶基的青蒿素衍生物,经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其具有不同程度的抗肿瘤活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提供一种青蒿素衍生物,其为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其光学异构体、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其前药,
其中,
n为0、1、2、3或4,优选为1或2;
L为C(=O)或CH2;
X为N、NH、C、CH、CH2、O或S;优选为N、NH、CH或O;
Y为O、H或卤代C1-C6烷基,优选为O、H或卤代C1-C4烷基,最优选为O、H或CF3;
Z为N、C或CH,优选为N或C;
R1和R2分别独立地为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C6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0芳基或取代或未取代的五元或六元杂芳基,优选为H、C1-C6烷基、卤代C1-C6烷基或苯基;或者,R1和R2可以连接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C6-C10芳环或取代或未取代的五元或六元杂芳环,优选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苯环;其中用于取代的取代基为卤素原子、氰基、羟基、卤代C1-C6烷基、硝基、C1-C6烷基、C1-C6烷氧基、氨基、C1-C6烷基取代的氨基、C6-C10芳基或五元或六元杂芳基,优选为卤素原子或卤代C1-C4烷基,更优选为卤素原子或CF3。
优选地,本发明优选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由以下通式II或III所示:
其中,n、X、Y、Z、R1和R2的定义同上;
优选地,
n为1或2;
X为N、NH、CH或O;
Y为O、H或CF3;
Z为N;
R1和R2分别独立地为氢或苯基;或者,R1和R2可以连接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苯环,其中用于取代的取代基为卤素原子或三氟甲基。
更优选地,本发明通式I所示的化合物选自下列化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03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