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天然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带滑板板面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27670.2 | 申请日: | 2013-06-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282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杨桂生;刘密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02 | 分类号: | B32B27/02;B32B27/04;B32B37/10;B29C70/40;D02G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吴林松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天然纤维 增强 塑性 复合材料 预浸带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1.一种采用天然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带制备滑板板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a)将天然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带进行裁切、铺层,得到预浸带铺层;
(b)将所述预浸带铺层放入红外线烘箱中进行加热,熔融;
(c)然后将熔融后的预浸带铺层放入冷压机中进行冷压,冷却得到板材;
(d)将得到的板材进行裁切、打孔、打磨、去毛边、精磨、喷漆、贴面,得到所述滑板板面;
所述的步骤(a)中,将天然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带按照0度、90度方向,交替铺层,铺层的层数为28~40层,铺层的厚度为6.3~8mm;
所述的步骤(b)中,加热的温度低于210摄氏度,加热的时间为1~5分钟;
所述的步骤(c)中,冷压的压力为4~8MPa;
所述的天然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带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制成:
热塑性树脂 55~60%,
天然纤维 40~45%;
所述的热塑性树脂选自低密度聚乙烯、高密度聚乙烯或中密度聚乙烯,其熔点在200℃以下;
所述的天然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带的制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1)将重量百分含量为55~60%的热塑性树脂进行预处理,得到条状热塑性树脂纤维;
(2)取重量百分含量为40~45%的天然纤维与上述步骤(1)制备的条状热塑性树脂纤维进行并条,制备形成粗纱,将粗纱通过纺纱工序制备成共混纱;
(3)将制备得到的共混纱进行浆洗1次,得到共混纱线;
(4)将所述共混纱线利用织机加工成具有不同风格的花纹的面料;
(5)将制备好的所述面料进行退浆处理1次,得到天然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带;
所述的步骤(1)中,首先将热塑性树脂制备成纤维,其细度为1~100旦;然后将该纤维短切得到短切纤维,其长度为10~150mm;最后将该短切纤维进行加工,形成条状热塑性树脂纤维;所述的天然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带的厚度为0.18~0.5mm,密度为160~400g/m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天然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带制备滑板板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a)中,将天然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带的铺层的层数为28~35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天然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带制备滑板板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纤维选自大麻纤维、棉纤维、竹纤维、苎麻纤维、亚麻纤维、黄麻纤维、丝纤维和/或其混合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天然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带制备滑板板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热塑性树脂制备而成的纤维的细度为1~50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天然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带制备滑板板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热塑性树脂制备而成的纤维的细度为1~5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天然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带制备滑板板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短切纤维的长度为20~10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天然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带制备滑板板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短切纤维的长度为30~80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天然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带制备滑板板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所述短切纤维的长度为35~5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天然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预浸带制备滑板板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4)中,共混纱线的细度为1~72公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杰事杰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767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