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酸碱复合型高温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27804.0 | 申请日: | 201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6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严六明;岳宝华;韩帅元;张叶沛;刘慧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10 | 分类号: | H01M8/10;C08J5/22;C08F126/06;C08F13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酸碱 复合型 高温 质子 交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酸碱复合型高温质子交换膜,由酸性组分和碱性组分复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性组分为:聚乙烯基膦酸;所述的碱性组分是聚(4-乙烯基-1H-1,2,3-三唑)、聚(4-(a-甲基乙烯基)-1H-1,2,3-三唑)或聚(4-(a-甲基乙烯基)-1H-1,2,3-三唑);其中酸性组分与碱性组分的摩尔比为:1:(0.1~9)。
2.一种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碱复合型高温质子交换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a. 将特戊酸氯甲酯加入NaN3水溶液中,其中特戊酸氯甲酯加入NaN3 的摩尔比为1:(1.1~1.5),不断搅拌下发生反应,最后分离得到特戊酸叠氮甲酯;
b. 将步骤a所得特戊酸叠氮甲酯溶于由水和叔丁醇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抗坏血酸钠NaAsc和催化剂用量的CuSO4·5H2O,在室温下与取代的端基炔烃进行1,3-偶极环加成反应,生成1,4-取代的1,2,3-三唑,其结构式为: ;所述的特戊酸叠氮甲酯、端基炔烃的摩尔比为1:(1~1.3),和抗坏血酸钠NaAsc的用量为CuSO4·5H2O质量的5倍;所述的端基炔烃的结构式为:,其中R为羟基或-Cl,R1为-H或-CH3;
c. 将步骤b所得1,4-取代的1,2,3-三唑溶于吡啶,进行脱羟基,得到1,4-取代的1,2,3-三唑烯,其结构式为: R1为-H或-CH3;
d. 将步骤c脱羟基所得的1,4-取代的1,2,3-三唑烯溶于二氯甲烷中,加入偶氮类引发剂,其中1,4-取代的1,2,3-三唑烯与引发剂的摩尔比为:(50~100)::1;在惰性气氛保护下50~70oC反应24~48小时;反应结束后,去除溶剂,得到粘稠状液体,再将该粘稠状液体加入NaOH的醇水溶液进行水解,调节溶液pH至为7~8,沉淀得到浅黄色固体即为所需的碱性组分,干燥后备用;
e. 以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偶氮类引发剂,在惰性气氛保护下将乙烯基膦酸单体合成聚乙烯基膦酸:升温50~70oC反应24~48小时,得到白色固体沉淀;反应完成后,经过滤得到的聚乙烯基膦酸固体,干燥后备用;
f. 把步骤d和步骤e所得聚乙烯基膦酸和碱性组分按1:(0.1~9)的摩尔比溶解在三氟乙酸中,得到透明溶液;利用溶液浇铸法制备膜厚为50~500微米的酸碱复合质子交换膜的湿膜;最后将该湿膜除去溶剂并干燥,得到酸碱复合型高温质子交换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78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银焊的弯式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交流、直流混合供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