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酸碱复合型高温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27804.0 | 申请日: | 2013-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63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9 |
发明(设计)人: | 严六明;岳宝华;韩帅元;张叶沛;刘慧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8/10 | 分类号: | H01M8/10;C08J5/22;C08F126/06;C08F130/0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陆聪明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酸碱 复合型 高温 质子 交换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酸碱复合型高温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能源的枯竭及其在传统能源的开发、运输、加工、消费过程中引起的环境污染,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为了迎接上述挑战,不但需要开发新的替代能源,而且也需要开发更加高效、环境友好的传统能源利用技术。燃料电池以其突出的能量利用效率、以及对环境的最小危害等特性,得到了政府及其大量机构的研究资金的追捧,吸引了大量科学技术人员的研究。燃料电池是一种电化学装置,可以把燃料与氧化剂反应生成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在各种燃料电池中,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roton exchange membrane fuel cells, PEMFC)以其可扩展性好(功率可大可小,最小可以小到1瓦以下,最大可以达到数百千瓦)、启动速度快、比功率和功率密度高、使用寿命长、噪音低、环境友好等特点得到了比其他种类的燃料电池更多的青睐。PEMFC的核心材料是电催化剂和质子交换膜,这两类材料也吸引了最广泛的研究。
由于提高PEMFC的工作高温,可以提高电催化剂的活性、降低贵金属Pt的用量,提高电催化剂对燃料气体中杂质的容忍度、简化燃料气的净化工艺、降低净化费用,提高能量的综合利用效率,简化电池的水热管理系统;因此,高温PEMFC倍受关注。由于传统的基于全氟磺酸的质子交换膜(如NAFION膜),在高温失水状态下,质子电导率严重退化,限制了PEMFC的工作温度;因此,高温PEMFC的核心是提高质子交换膜在高温失水甚至无水状态下的质子电导率。高温质子交换膜的种类很多,包括改性全氟磺酸类质子交换膜、部分氟化或非氟聚合物膜、酸碱复合或共聚膜等。
在各种高温质子交换膜中,酸碱复合或共聚膜是最具前途的高温质子交换膜种类之一。改性全氟磺酸类质子交换膜、或其它磺化膜,其质子传导过程依赖于磺酸基的电离,必须在保证膜的含水率的条件下,才具有可观的质子电导率。高温下水的蒸发引起的质子交换膜含水率的下降,将导致质子电导率的严重退化。相反,在酸碱复合或共聚膜中,酸性基团提供质子,碱性基团接受质子成为质子空穴,质子通过在酸碱基团之间的不断交换,实现质子传导。因此,在酸碱复合或共聚膜中,质子的传导过程不依赖于水的存在,在高温失水甚至无水状态下仍然具有良好的质子电导率。在酸碱复合膜中,酸性基团和碱性基团之间的离子键相互作用,使复合膜比单独的酸性膜或碱性膜具有更好的耐水性、抗溶剂性、阻醇性。酸碱共聚物膜更由于碳-碳键的连接,具有极佳的耐水性、抗溶剂性、阻醇性、机械强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了一种酸碱复合型高温质子交换膜。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该质子交换膜的制备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酸碱复合型高温质子交换膜,由酸性组分和碱性组分复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酸性组分为:聚乙烯基膦酸;所述的碱性组分是聚(4-乙烯基-1H-1,2,3-三唑)、聚(4-(a-甲基乙烯基)-1H-1,2,3-三唑)或聚(4-(a-甲基乙烯基)-1H-1,2,3-三唑);其中酸性组分与碱性组分的质量比为:1:(0.1~9)。
一种制备上述的酸碱复合型高温质子交换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的具体步骤为:
a. 将特戊酸氯甲酯加入NaN3水溶液中,其中特戊酸氯甲酯加入NaN3 的摩尔比为1:(1.1~1.5),不断搅拌下发生反应,最后分离得到特戊酸叠氮甲酯;反应式为: ;
b. 将步骤a所得特戊酸叠氮甲酯溶于由水和叔丁醇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抗坏血酸钠NaAsc和催化剂用量的CuSO4·5H2O,在室温下与取代的端基炔烃进行1,3-偶极环加成反应,生成1,4-取代的1,2,3-三唑,其结构式为:;所述的特戊酸叠氮甲酯、端基炔烃的摩尔比为1:(1~1.3),和抗坏血酸钠NaAsc的用量为CuSO4·5H2O质量的5倍;所述的端基炔烃的结构式为:,其中R为羟基或-Cl,R1为-H或-CH3;具体反应式为:
;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278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免银焊的弯式连接器
- 下一篇:一种交流、直流混合供电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