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辆的包括横向部件的支承结构的支承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1775.5 | 申请日: | 201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481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25 |
发明(设计)人: | S.阿策尔;A.内鲍尔;R.巴恩赖特;A.埃贝尔勒;A.弗雷科;J.齐尔克;D.C.莫;O.M.乌埃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曼卡车和巴士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B62D21/11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李强;杨国治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横向部件 支承结构 支承支架 机动车辆 连接装置 商用车辆 转向结构 可用 优选 | ||
本发明涉及用于机动车辆的包括横向部件的支承结构的支承支架。本发明涉及用于支承结构、特别是用于机架或转向结构的支承支架(1),支承结构包括横向部件(20),支承结构用于机动车辆,优选用于商用车辆。支承支架(1)包括用于横向部件(20)的连接装置(10),并且设计成使得其可用于横向部件(20)的两端(LS1,LS2)处。此外,本发明包括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横向部件(20)和两个支承支架(1)的支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包括横向部件的支承结构的支承支架,支承支架用于机动车辆,并且本发明涉及具有此类支承支架的支承结构。
背景技术
诸如用于商用车辆(例如卡车或公交车)的纵向连结支架的支承支架基本上用来将底盘力传递到底盘上层结构中。DE 10 2008 045 008 A1公开一种多功能承载支架,其具有侧壁,侧壁布置成相对于彼此成角度且对多功能承载支架提供加固,至少在某些区域中,封闭相对于多功能承载支架的纵向轴线成角度地延伸的加硬壁。虽然多功能承载支架本身工作良好,但它制造起来复杂,而且始终需要制造两个不同的多功能承载支架,即,一个多功能承载支架设计成附连到横向部件的一端(例如左边)处,而另一个多功能承载支架则设计成附连到横向部件的另一端(例如右边)处。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一种用于商用车辆(例如公交车或卡车)的改进的和/或备选的支承支架。
特别地,可借助于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来实现此目标。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可找到有利发展。
发明内容
一种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支承结构的支承支架,支承结构用于机动车辆、特别是用于商用车辆(例如公交车或卡车),支承结构包括横向部件,支承支架设有用于横向部件的连接装置,并且设计成使得其可用于横向部件的两端处。这意味着可在横向部件的左边或右边有利地使用根据本发明的支承支架。因此,可在横向部件上使用结构至少几乎相同的支承支架,从而(例如)节约成本(例如在生产成本、机器成本、工具成本、管理成本等方面),而且还减少存货数量。
支承支架优选实施为相对于对称面至少几乎对称,以至于其可用于横向部件的两端处。
支承支架优选地包括多个连接装置,借助于连接装置,待连接的部件可安装在支承支架上。因而,支承支架包括例如用于纵向连结装置的连接装置、用于纵向部件的连接装置、用于肋结构(例如梁,例如平行于横向部件而有利地延伸的U形轮廓梁)的连接装置、用于至少一个附加横向部件的连接装置、用于转向装置、特别是用于A形臂装置的连接装置,以及/或者用于至少一个附加功能部分、优选用于制动装置和/或加固支承结构的附加支柱的至少一个连接装置。
用于肋结构的连接装置限定对称面是可行的。
例如,用于横向部件的连接装置可沿侧向与对称面间隔开。
例如,用于纵向连结装置的连接装置可基本横向于对称面而延伸。
用于纵向部件的连接装置可设计成基本横向于对称面而延伸的附连表面。
用于至少一个附加横向部件的连接装置优选沿侧向与对称面间隔开。
支承支架可具有实施为凸缘结构的至少一个连接装置,凸缘结构从支承支架的主体有利地凸起,例如基本以直角凸起,以及/或者基本平行于纵向部件而延伸。
支承支架优选具有至少一个连接装置,连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附连表面,附连表面定向成相对于横向部件的纵向延伸至少大致成直角,特别是至少大致平行于纵向部件的纵向延伸。作为备选或补充措施,至少一个附连表面优选至少大致沿竖向延伸。这优选地适用于用于纵向部件的连接装置和/或用于附加横向部件的连接装置,用于纵向部件的连接装置和/或用于附加横向部件的连接装置可在支承支架的同一侧凸起,以及/或者例如可基本平行于彼此而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曼卡车和巴士股份公司,未经曼卡车和巴士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17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