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薄片铣刀的加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2983.7 | 申请日: | 201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32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邓楠;徐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34 | 分类号: | B23P15/34 |
代理公司: | 沈阳杰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1207 | 代理人: | 金春华 |
地址: | 110034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片 铣刀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超薄片铣刀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超薄大直径片铣刀的加工在铣刀加工领域,一直是比较难以攻克的问题。如图1所示由于超薄大直径片铣刀自身的结构特点,直径较大,约为Φ220mm左右,刃宽较窄,约为5mm左右,决定了其在加工过程中的难度较大,在加工过程中,极易弯曲变形,产生崩刃现象,刀具损坏严重;不论是冷加工,还是热加工,都非常容易产生废品,废品率较高;同时对于超薄大直径片铣刀的精度要求较高,齿形处要求较精,不易控制,刀具两侧平行度不好保证等,这些问题都会造成刀具质量不好,产生废品,给生产带来了极大地阻碍,严重影响了生产进程与加工成本的控制。现有的加工方法为了减少弯曲变形,在铣齿形时制作夹具进行装夹,防止铣削力带来应力集中,而产生的变形及刀体的破损现象,在热处理淬回火时,也使用夹具减少热工艺带来变形,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经常会出现齿形处发生断裂的现象,这是由于在铣完齿形后,齿形处变薄,在进行精密加工时,就会出现废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保证产品质量,减少废品率的超薄片铣刀的加工工艺。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超薄片铣刀的加工工艺,步骤如下:
1)下料后,将两个平面车平并钻内孔,留磨量,按留磨量塞规;
2)车外圆,大于铣刀外径3mm,精车一个平面并作记号圈,厚度留磨量0.8-0.9mm;
3)热调质处理至HRC28-32,表面吹砂,以做记号圈的平面为基准磨两个平面,厚度留磨量0.6-0.7mm;
4)用串胎棒车型面留磨量0.4-0.5mm,车空刀,去毛刺并粗铲型面;
5)热淬回火至HRC63-66;
6)表面吹砂和发蓝处理;
7)线切割键槽和齿形;
8)均匀反复磨两平面厚度0.05-0.08mm,保持不平行度不大于0.03mm;磨厚度面至要求尺寸,平行度不大于0.03mm;
9)磨内孔至尺寸,保持相对平面垂直度不大于0.03mm;
10)精铲型面及后角,磨前刃,保持各齿高偏差不大于0.05mm;
11)磨侧面后角及两侧向心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① 为了防止在冷加工过程中出现崩刃现象,在最初加工时,先进行热调质处理,使工件组织更加均匀;② 在热淬火处理前,进行粗铲工序,达到消除一部分内应力的目的;③ 为了减少在铣削齿形与插键槽的加工中带来的严重的弯曲变形,采用线切割刃部齿形及键槽。通过本发明的方法,加工的超薄大直径片铣刀,避免了齿形的损害,而且可以保证片铣刀的精度与平面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超薄大直径片铣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超薄片铣刀的加工工艺,步骤如下:
1)下料后,将两个平面车平并钻内孔,留磨量,按留磨量塞规;
2)车外圆,大于铣刀外径3mm,精车一个平面(图1中1所示)并作记号圈,厚度留磨量0.8-0.9mm;
3)热调质处理至HRC28-32,表面吹砂,以做记号圈的平面为基准磨两个平面,厚度留磨量0.6-0.7mm;
4)用串胎棒车型面留磨量0.4-0.5mm,车空刀,去毛刺并粗铲型面;
5)热淬回火至HRC63-66;
6)表面吹砂和发蓝处理;
7)线切割键槽(图1中2所示)和齿形(图1中3);
8)均匀反复磨两平面厚度0.05-0.08mm,保持不平行度不大于0.03mm;磨厚度面至要求尺寸,平行度不大于0.03mm;
9)磨内孔至尺寸,保持相对平面垂直度不大于0.03mm;
10)精铲型面及后角,磨前刃,保持各齿高偏差不大于0.05mm;
11)磨侧面后角及两侧向心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298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肉加工分割处理称重传输系统及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用于溶剂的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