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直流电动机单片机驱动方法及其驱动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33148.5 | 申请日: | 201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96949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聂权;邓腾彬;黄珍珍;邓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东莞市天楠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7/29 | 分类号: | H02P7/2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孔凡亮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直流电动机 单片机 驱动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步进电机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流电动机单片机驱动方法及其驱动系统。
背景技术
电动车不用石油作为直接燃料,能够为我们更好地服务,为我们节约更多的资源,这点值得我们研究。在电动车中的电动机是主要的驱动设备,它有很多种类,但主要是采用直流电动机。
目前在直流电动机驱动系统中已大量采用晶闸管(即可控硅)装置向电动机供电的KZ—D拖动系统,取代了笨重的发电动一电动机的F—D系统,又伴随着电子技术的高度发展,促使直流电动机调速逐步从模拟化向数字化转变,特别是单片机技术的应用,使直流电动机调速技术又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智能化、高可靠性已成为它发展的趋势。直流电动机调速基本原理是比较简单的(相对于交流电机),只要改变电机的电压就可以改变转速了。改变电压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一种PWM脉宽调制,调节电机的输入占空比就可以控制电机的平均电压,控制转速。
直流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起动、制动性能,宜于在大范围内平滑调速,在许多需要调速或快速正反向的电力拖动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控制的角度来看,直流调速还是交流拖动系统的基础。传统的控制系统采用模拟元件,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生产要求,但是因为元件容易老化和在使用中易受外界干扰影响,并且线路复杂、通用性差,控制效果受到器件性能、温度等因素的影响,故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及准确性得不到保证,甚至出现事故。而且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非常复杂,功能单一,另外系统非常不灵活、调试困难,阻碍了直流电动机控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推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不足,本发明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便、控制步骤简单,易于实现的直流电动机单片机驱动方法;
本发明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巧妙、合理,电路简单且使用、调度方便、灵活性高的驱动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流电动机单片机驱动方法,预备单片机,根据PWM调速的基本原理,以直流电动机电枢上电压的占空比来改变平均电压的大小,从而控制直流电动机的转速,实现对直流电动机的平滑调速,并通过单片机控制速度的变化。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AT89C51。
一种实施上述的直流电动机单片机驱动方法的驱动系统,其包括单片机及分别与该单片机相连接的LED显示模块、按键设置模块、PWM信号发生电路、输出缓冲电路和速度采集模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单片机的型号为AT89C51。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按键设置模块为4x4矩阵键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输出缓冲电路包括晶体管Q1、晶体管Q2、晶体管Q3和晶体管Q4,直流电动机的一接线端分别与晶体管Q1和晶体管Q2的集电极相连接,该直流电动机的另一接线端分别与晶体管Q3和晶体管Q4的集电极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晶体管Q1和晶体管Q3的发射极分别与电源正极相连接,所述晶体管Q2和晶体管Q4的发射极分别与电源负极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晶体管Q1和晶体管Q4的基极分别与四与门芯片U1相连接,所述晶体管Q2和晶体管Q3的基极分别与四与门芯片U2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四与门芯片U1和四与门芯片U2均为74LS08芯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晶体管Q1、晶体管Q2、晶体管Q3和晶体管Q4均为VN0104三极管。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控制方法易于实现,操作简便,控制步骤简单,以单片机系统为依托,根据PWM调速的基本原理,以直流电动机电枢上电压的占空比来改变平均电压的大小,从而控制电动机的转速,实现对直流电动机的平滑调速,并通过单片机控制速度的变化;本发明提供的驱动系统,整体电路设计简单、合理,巧妙结合单片机技术,使得许多控制功能及算法可以采用软件技术来完成,为直流电动机的控制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并使系统能达到更高的性能,可靠性高,准确性好,同时可以节约人力资源和降低系统成本,从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模块示意框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输出缓冲电路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控制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东莞市天楠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研究院;东莞市天楠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314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片石英晶体滤波器微调圈制作方法
- 下一篇:用于电动车辆的光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