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基因成分超灵敏检测探针和引物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3912.9 | 申请日: | 2013-06-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20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凌杏园;章桂明;娄定风;潘广;陈枝楠;康林;程颖慧;叶奕优;向才玉;龙海;冯建军;陈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 |
主分类号: | C12Q1/68 | 分类号: | C12Q1/68;C12N15/11 |
代理公司: | 深圳鼎合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81 | 代理人: | 彭家恩;彭愿洁 |
地址: | 51804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基因 成分 灵敏 检测 探针 引物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转基因成分的检测,特别是涉及一种针对动物产品中的残留的饲料转基因成分检测的方法及引物和探针。
背景技术
食品安全牵涉千家万户,转基因产品存在潜在安全风险,受到广泛的高度关注。我国每年从美国、加拿大、阿根廷等国家进口大量大豆、豆粨、豆油、菜籽油和饲料等转基因植物产品,这些植物产品中的转基因成分都能得到有效的检测和监管。然而,在国内外有大量的转基因玉米和大豆等被用做动物饲料。研究发现,家禽、家畜被喂养转基因植物饲料后,转基因成分消化不充分,有可能沉积在动物器官中,特别是家禽的内脏器官;其二,动物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未充分的冲洗干净,有可能被转基因成分饲料污染;更为重要的是有报道指出,饲料转基因成分,如外源基因或DNA片段可穿过肠粘膜进入动物血液而出现在动物的肌肉组织和奶制品中。目前,国外不只一次报道牛奶中含有或污染有饲料转基因成分。这些饲料转基成分出现在动物产品中,势必影响产品的质量和公众对产品的接受度;更为重要的是其他国家有可能将其作为一项新的国际贸易技术壁垒。以深圳市为例,每年受检的肉类产品达一万批次以上,仅鸡胗就近300批次。因此开展动物性产品中饲料转基因残留检测有其必要性。
根据目前的研究,动物产品中饲料转基因成分残留含量低,且高度降解,基因或DNA片段很短,通常都在100bp以下,检测难度大。以往常规PCR为主的植物产品转基因检测方法往往无能为力;虽然实时荧光PCR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但目前的检测标准中所用的荧光探针普遍较长,往往在30bp以上,加之两侧引物,其检测外源DNA目标区域普遍在100bp以上,因此,也不能检测外源基因DNA因降解而小于100bp的动物性样品。并且,现成检测方法不能涵盖转基因饲料的所有品系,易漏检。迄今尚未建立起动物产品转基因检测体系,也从未关注动物产品中饲料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更未建立其相应的检测方法和检测标准。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用于动物产品的残留的饲料转基因成分残留的检测方法,以及该检测方法中所使用的引物和探针,以及基于该探针和/或引物的试剂盒。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动物产品中饲料转基因成分残留的检测方法,包括针对靶标转基因设计实时荧光PCR引物和探针,然后采用所述引物和探针对靶标转基因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其中探针的序列中具有至少一个锁核酸,该锁核酸选自A、C、G、T、U和mC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中,靶标转基因包括CaMV35S、NOS和FMV35S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中,检测靶标转基因CaMV35S的引物为Seq ID No.1所示序列和Seq ID No.2所示序列,探针为Seq ID No.3所示序列;检测靶标转基因NOS的引物为Seq ID No.4所示序列和Seq ID No.5所示序列,探针为Seq ID No.6所示序列;检测靶标转基因FMV35S的引物为Seq ID No.7所示序列和Seq ID No.8所示序列,探针为Seq ID No.9所示序列。
优选的,Seq ID No.3所示序列的探针中,即检测靶标转基因CaMV35S的探针中,第8位的碱基“A”、第11位的碱基“C”和第14位的碱基“G”均为锁核酸;Seq ID No.6所示序列的探针中,即检测靶标转基因NOS的探针中,第6位的碱基“G”和第13位的碱基“A”均为锁核酸;Seq ID No.9所示序列的探针中,即检测靶标转基因FMV35S的探针中,第6位的碱基“A”、第10位的碱基“G”和第14位的碱基“T”均为锁核酸。
本申请的另一面公开了一种用于动物产品中饲料转基因成分残留检测的探针试剂,该探针试剂的序列中其5’端和3’端分别标记有荧光发光基团和荧光淬灭基团,探针试剂的序列长度为10~20bp,探针的序列中具有至少一个锁核酸,该锁核酸选自A、C、G、T、U和mC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未经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动植物检验检疫技术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39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包含镧系金属的聚杂硅氧烷组合物
- 下一篇:球壳印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