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基因棉花GHB119的品系特异性检测方法及其试剂盒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310234192.8 申请日: 2013-06-13
公开(公告)号: CN103333959A 公开(公告)日: 2013-10-02
发明(设计)人: 李想;宋青;谌鸿超;高琴;潘良文;吕蓉;杨捷琳;刘月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C12N15/11
代理公司: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代理人: 陈静
地址: 200135 上***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转基因 棉花 ghb119 品系 特异性 检测 方法 及其 试剂盒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分子生物学和核酸检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转基因棉花GHB119的品系特异性检测方法及其试剂盒。

背景技术

自1996年世界上首个转基因农作物(转基因番茄)在美国实现商业化以来,2012年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的第17年,来自全球约30个国家的数百万农民种植了转基因作物,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出现前所未有的增长,从1996年到2012年增加了100倍,由170万公顷增至1.7亿公顷。2012年有28个国家种植转基因作物,其中20个为发展中国家,8个为发达国家。据统计,发展中国家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占全球的52%)超过了发达国家(占全球的48%)。2012年,发展中国家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增长了11%(或870万公顷),而发达国家仅增长3%(160万公顷)。1996-2011年间,转基因作物为发展中国家带来的经济收益累计为490亿美元,为发达国家带来的累计经济效益为486亿美元。

转基因作物给全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备受争议的各种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问题。为维护人们切身利益和知情权,世界各国纷纷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并实施标识制度以加强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管理。目前全世界进入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品系已超过180种,其中转基因棉花有30多种。目前转基因棉花是全球种植面积排名第四位的转基因作物,而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种植和生产国,转基因棉花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非转基因棉花的种植面积,占全国棉花种植面积的69%。截至目前,我国农业部为境外多种转基因作物颁发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其中包括5种转基因抗虫或耐除草剂棉花品系MON531,MON1445,MON15985,MON88913和LLcotton25。

GHB119是由拜耳公司研发的一种兼具抗虫和耐除草剂两种特性的转基因棉花品种。它是通过转基因技术在常规棉花中插入杀鳞翅目昆虫蛋白基因Cry2Ae和耐草铵膦除草剂基因bar而获得的一种新型抗虫、耐除草剂棉花品种。2011年,巴西批准转基因棉花GHB119商业化种植,同年其作为进口原料获得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批准,但该品系在我国还未获批准。目前,转基因产品的检测包括多种基于蛋白和核酸检测方法,而基于核酸检测的实时荧光PCR技术方法以其快速、灵敏高、特异好,操作简便等优点被广泛应用。根据转基因作物中插入的外源片段的结构,实时荧光PCR方法又产生了四个层次的筛选策略,其检测的特异性由高到低依次为:品系特异性(Event-Specific)、构建特异性(Construct-Specific)、基因特异性(Gene-Specific)和筛选(Screening)PCR检测方法。而利用转基因作物的旁邻序列建立的品系特异性检测方法由于可鉴定到具体品系,已成为检测方法的主要发展趋势。

我国目前还未批准棉花GHB119品系的安全证书,同时国内外还缺乏转基因棉花GHB119品系的特异性检测方法。所以为加强我国对进出口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检测监管,防止未通过我国安全性评价的转基因棉花品系进入我国,建立转基因棉花品系GHB119成分的检测方法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转基因棉花GHB119的品系特异性检测方法及其试剂盒。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鉴定转基因棉花GHB119成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以待测样品的DNA为模板,以引物进行PCR扩增;若发生特异性扩增,则表明待测样品中包含转基因棉花GHB119成分;

所述的引物选自:

(a)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引物对;

(b)SEQ ID NO:4和SEQ ID NO:5所示的引物对;

(c)SEQ ID NO:6和SEQ ID NO:7所示的引物对;

(d)SEQ ID NO:8和SEQ ID NO:9所示的引物对;或

(e)SEQ ID NO:11和SEQ ID NO:12所示的引物对。

在一个优选例中,以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引物以及SEQID NO:3所示的荧光探针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或

以SEQ ID NO:4和SEQ ID NO:5所示的引物以及SEQ ID NO:3所示的荧光探针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或

以SEQ ID NO:6和SEQ ID NO:7所示的引物对以及SEQ ID NO:3所示的荧光探针进行实时荧光PCR检测;或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419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