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晾衣架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34592.9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1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傅晓锦;张欢欢;尤炜涛;沈正骏;付晓东;袁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D06F57/00 | 分类号: | D06F57/00;D06F5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晾衣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械电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晾衣架。
背景技术
晾衣架一般意指升降晾衣架,或称为自动晾衣架,是生活中比较常用的日用品,分手动、电动两种。
手动(手摇)较为普及,手动(手摇)为市场的主导,电动是发展趋势。从开创至今技术不断改进和变革,其基本组成为:手摇器(负责升降、自锁),钢丝,转向器,顶座,晾杆,衣架。手摇器是晾衣架的核心部件,相当于汽车的发动机!备受关注。晾衣架不仅仅是一个装饰品,更是一个功能性的产品。晾衣架的功能已经普遍得到消费者的认可,已经形成一个阳台家电行业。晾衣架将会作为一台家用电器成为居民日常生活一个必需品。而竞争激烈的未来,特色将是吸引顾客的重要要素。
现有的晾衣架主要为升降型和伸缩型两大类。
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升降型晾衣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升降型晾衣架主要包括:手摇器11、钢丝绳12、顶座13、转向器14、晾杆15和多个衣架(图未示)等部件。通过人工摇动手摇器11来带动钢丝绳12收放,从而驱动晾衣架上下移动。
手摇器11,是晾衣架的最关键的配件,手摇器的作用是通过钢丝绳带动晾杆升降,是运动和摩擦最多的部位。
钢丝绳12分两部分,一部分是连接手摇器11的,通过摇动手柄可使钢丝绳12卷入手摇器11内和拉出手摇器11外,这部分是属于手摇器11内的。另一部分是一头连接晾杆15,一头连接手摇器11的钢丝。钢丝绳12的作用是带动晾杆升降。当前,大部分晾衣架的钢丝绳12是用202#不锈钢丝为原料,有少数的用304#不锈钢丝来做。
顶座13是装在阳台的天花板上,让钢丝绳12通过内部的滑轮而垂直与晾杆连接并承托所有重量的装置,顶座不仅是用此作用,各厂家对顶座13的形状进行各种设计,使其还成为可以装饰天花板的装饰品。
转向器14是装在墙上,包括滑轮和可以伸缩的活动连杆,让钢丝绳12经过内部的滑轮而保持与手摇器11垂直的装置。
晾杆15通常是配两条晾杆,例如,用不锈钢管或用造型各异的铝管,每条晾杆15包括多个用于衣架悬挂的孔。
衣架(图未示),一套晾衣架会配12~18个衣架,一般都是用塑料衣架或木衣架。
但是,现有的升降型晾衣架以手摇式为主,自动化程度较低。而升降型晾衣架只能安装在阳台内,限制了衣物受阳光照射的时间和照射角度,相较于安置于室外的晾衣装置,升降型晾衣架虽然能够做到防雨,但晾晒衣物的效果不佳。
现有技术中,还有另一种晾衣架,如图2所示,为现有技术的一种伸缩型晾衣架结构示意图,所述缩型晾衣架主要包括:两导轨21和吊杆22,衣架可以挂于所述吊杆22上,吊杆22固定在导轨21的前端,导轨上放走轮23,所述吊杆22通过连接杆27与所述吊杆22连接,两导轨21前端固定定滑轮24,后端固定电机,电机转轴上固定螺旋轴25,螺旋轴上绕尼龙线26,通过尼龙线26将定滑轮24、走轮23及螺旋轴24连接起来,电机转动可带动走轮23沿导轨21移动。
但在现实生活中,伸缩型晾衣架面临着许多的实际问题,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由于伸缩型晾衣架的自身结构及特性,使其只能用于敞开式阳台,而现今的居民住宅中,考虑到安全性与经济实用性,基本都是封闭式阳台,故伸缩型晾衣架的市场前景并不乐观。而虽然伸缩式晾衣架能够使衣物得到充分的日晒,但却解决不了雨淋这个实际问题。
有鉴于此,需要设计一种晾衣架,能够使衣物得到充分的日晒,又能解决雨淋的问题。
发明内容
以下给出对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各种方面的简化概述以力图提供对这些方面的基本理解。本概述不是对所有构想到的方面的详尽纵览,且既非旨在指认出关键性或决定性要素,也非旨在描述这些方面的范围。其唯一目的是以简化的形式给出所公开方面的一些概念,作为稍后给出的更详细描述的前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45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