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博舒替尼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36253.4 | 申请日: | 2013-06-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654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许学农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明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学农 |
主分类号: | C07D215/54 | 分类号: | C07D215/54 |
代理公司: | 苏州慧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9 | 代理人: | 丁秀华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博舒替尼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路线设计及其原料药和中间体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博舒替尼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博舒替尼(Bosutinib)是一种强效的蛋白激酶(Src/Abl)抑制剂,既能抑制多种人肿瘤细胞中Src蛋白的自主磷酸化,也能抑制Src和Abl底物的磷酸化过程。该药由美国辉瑞(Pfizer)旗下的惠氏(Wyeth)制药公司开发,于2012年9月4日在美国首次上市,被批准用于慢性期、加速期或急变期费城染色体呈阳性的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成年患者的治疗,商品名为Bosulif。
博舒替尼的化学名为:4-[(2,4-二氯-5-甲氧基苯基)氨基]-6-甲氧基-7-[3-(4-甲基-1-哌嗪)丙氧基]-3-喹啉甲腈,其结构式为:
有关博舒替尼制备方法研究已有报道,除去侧链官能团的转化方法及转化次序不断改进外,对于3-喹啉甲腈母核成环的研究主要有如下几条合成途径:
世界专利第WO2003/093241号、第WO2004/075898号、第WO2002/44166号、美国专利第US99/0406573号以及中国专利第CN101012225A号等报道了以苯胺衍生物(IV)为起始原料,经过与(Z)-3-乙氧基-2-腈基-丙烯酸乙酯(Va)或乙氧基亚甲基丙二酸二乙酯(Vb)进行缩合和环化反应,制得4-氧代-3-喹啉甲腈衍生物(VI),中间体(VI)与三氯氧磷、三氯化磷或二氯亚砜等氯化剂氯化生成4-氯-3-喹啉甲腈衍生物(VII),氯代中间体(VII)与2,4-二氯-5-甲氧基苯胺(VIII)取代制备得到博舒替尼(I)。此合成路线是目前制备博舒替尼的主流方法,具有反应经典和工艺稳定的特点,但由于环化反应需要高温和长时间回流,氯化反应需要使用三氯氧磷或二氯亚砜等影响环境的危化品,限制了该工艺的产业化前景。
世界专利第WO2003/093241号还报道了一种与上述工艺类似的制备方法,所不同的是邻甲酸酯苯胺衍生物(IX)为原料,先和DMF-DMA缩合生成中间体(X),中间体(X)在有机金属锂试剂作用下成环生成4-氯-3-喹啉甲腈衍生物(VI)。由于有机金属锂试剂的反应需要在超低温(-78℃)下进行,后续氯化同样存在三氯氧磷等危化品的使用,使其制备方法较难产业化。
世界专利第WO2009/149622号报道了一种成环方法:以邻氨基苯乙酮衍生物(XI)为原料,经过溴化(XII)、腈基取代(XIII)和DMF-DMA缩合成环得到4-氧代-3-喹啉甲腈衍生物(VI)。该方法优点是原料易得,但步骤较多,同样也不能避免三氯氧磷等危化品的使用。
世界专利第WO2005/019201号报道了另一种制备博舒替尼的工艺路线:以2,4-二氯-5-甲氧基苯胺(VIII)苯胺为原料,与腈基乙酸酰化生成N-(2,4-二氯-5-甲氧基苯基)-2-腈基乙酰胺(IXV),中间体(IXV)与苯胺衍生物(IV)缩合生成亚胺缩合物(XV),中间体(XV)与三氯氧磷氯代后再发生成环反应得到4-氨基取代-3-喹啉甲腈衍生物(XVI),(XVI)再经过侧链R1和R2的官能团转换制得博舒替尼(I)。此合成路线是将缩合和取代反应合二为一,简化了反应步骤,但由于氯化成环反应必须使用三氯氧磷等氯化剂,对于环境影响仍然较大。
中国专利第CN101792416A号报道的是由邻甲酸酯苯胺衍生物(IX)与腈基乙醛缩二乙醇发生缩合反应生成亚胺衍生物(XVII),中间体(XVII)在碱性条件下环合生成4-氧代-3-喹啉甲腈衍生物(VI)。该方法工艺简洁,但原料不易获得,同时三氯氧磷等危化品还是无法避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原料易得、工艺简洁且环保经济的博舒替尼的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主要技术方案:一种博舒替尼(I)的制备方法,
其制备步骤包括:6-甲氧基-7-[3-(4-甲基-1-哌嗪)丙氧基]-4-氨基-3-喹啉甲腈(II)与2,4-二氯-5-甲氧基苯甲醛(III)进行缩合、还原反应得到博舒替尼(I)。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明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学农,未经苏州明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学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625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