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轧停车斑的酸洗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38906.2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13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付光;李广林;陈伟;张誉公;赵运攀;马家骥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省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首钢总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30 | 分类号: | B21B1/30;B21B37/00;B21B45/02;C23G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德权律师事务所 11302 | 代理人: | 刘丽君 |
地址: | 064404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轧 停车 酸洗 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轧钢技术领域,主要适用于冷轧停车斑的酸洗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酸轧线每周都需要停机小修,如更换挤干辊、支承辊、剪刃等易消耗件,停机时间往往在8-24小时,停留在酸洗槽的带钢由于酸液低落而造成腐蚀严重、厚度不均、延展性降低,因此停机卷往往不轧制,按照废钢处理。
通过数据统计发现,每次酸轧封机后用普碳钢贯穿全线,再次启车时要产生约13吨的停车斑废卷,每月3次检修就要产生约40吨的废卷。由于封机轧废,造成普碳钢成材率低,一般在85%-89%之间波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轧停车斑的酸洗轧制方法,它避免了带钢严重腐蚀某一段,提高了普碳钢的成材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冷轧停车斑的酸洗轧制方法,包括:
对带钢进行浅槽酸洗;具体的,当酸洗槽中的温度达到所述带钢的腐蚀温度时,移动酸洗段的带钢;当所述酸洗槽的温度达到带钢酸洗需要的目标温度时,正常启车;其中,所述目标温度由钢种决定;
对酸洗后的带钢进行轧制。
进一步地,所述对带钢进行浅槽酸洗,还包括:向所述酸洗槽中添加再生酸和缓蚀剂,且所述缓蚀剂的添加量为所述再生酸的添加量的0.8‰-1‰,对所述带钢进行浅槽酸洗。
进一步地,所述缓蚀剂的添加量为所述再生酸的添加量的1‰。
进一步地,在所述对带钢进行浅槽酸洗之前,将所述酸洗槽中的酸液排空。
进一步地,在所述将酸洗槽中的酸液排空之前,将酸洗连轧线中酸洗段和切边段之间的出口活套的流量设置在5%-8%;将所述酸洗连轧线中所述切边段和轧机段之间的出口活套的流量设置在5%-8%,保证停机卷长度大于从焊机到轧机入口的长度,且在酸洗连轧线中入口段和所述酸洗段之间的入口活套至少有50%的余量。
进一步地,所述对酸洗后的带钢进行轧制,包括:通过公式H1=(1-2·α·t)·H对轧机的入口厚度H1进行设置;其中,α为拉矫机延伸率,t为酸洗段间断移动带钢的周期,H为热轧原料目标厚度;
通过被设置入口厚度H1的轧机对所述酸洗后的带钢进行轧制。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被设置入口厚度H1的轧机对酸洗后的带钢进行轧制,包括:基于所述入口厚度H1,通过公式对有停车斑后,轧制的目标厚度h1进行调整;其中,h为在没有停车斑的情况下,设置的轧制的目标厚度;
通过调整h1后的轧机对所述酸洗后的带钢进行轧制。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调整h1后的轧机对酸洗后的带钢进行轧制,包括:基于所述轧机的入口厚度H1,通过公式对轧机第5机架的压下率进行调整,其中,λ5为调整之前的轧机第5机架的压下率;
通过调整h1和轧机第5机架的压下率之后的轧机对所述酸洗后的带钢进行轧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冷轧停车斑的酸洗轧制方法,在酸洗段对带钢进行酸洗过程中,采用间断式启停车,避免了停车斑严重腐蚀某一段,提高了冷轧普碳钢的成材率,使酸轧成材率由85%提高至95.96%。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冷轧停车斑的酸洗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发明提出的冷轧停车斑的酸洗轧制方法的具体实施方式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冷轧停车斑的酸洗轧制方法包括:
步骤101:设置活套量;
将酸洗连轧线中酸洗段和切边段之间的出口活套的流量设置在5%-8%,将酸洗连轧线中切边段和轧机段之间的出口活套的流量设置在5%-8%,保证停机卷长度大于从焊机到轧机入口的长度,且在酸洗连轧线中入口段和酸洗段之间的入口活套至少有50%的余量。
步骤102:将酸洗槽中的酸液排空;
步骤103:对带钢进行浅槽酸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首钢总公司,未经河北省首钢迁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首钢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389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