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监测工件的装配线RFID监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1114.0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661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陈伯成;严厚民;李英杰;陈友华;麦安迪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汇力通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57 | 代理人: | 李保明;张慧芳 |
地址: | 51805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监测 工件 装配线 rfid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RFID监测系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监测在装配线上传送的工件的RFID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射频识别(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通常被用来定位、识别、跟踪、监控和计数等。
在制造业的装配线应用RFID系统可以解决装配过程中的信息自动读取、实时更新上级信息系统,具有提高装配管理效率等优点,但其使用也有较大的局限性,例如:由于种种原因(如,无意遮挡、标签位置不当、金属环境、液体环境等),有时RFID标签很难做到100%被RFID读写器读出,RFID标签没有被读出的现象称作漏读;由于RFID标签灵敏度有时有较大差异,为了防止漏读,RFID读写器天线的有效读取范围通常要大于装配线宽度,这就导致在装配线附近的RFID标签(简称为边缘标签)会被RFID读写器读到,这种现象称作多读。在装配线上,RFID标签和工件一一对应,漏读和多读都会导致组装信息系统记录的信息与实际装配线上的不符,从而引起装配线工作的混乱。
现有解决漏读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1、扩大天线的有效读取范围,该方案显然会导致多读现象增加;2、在同一个工件上设置多个RFID标签,在同一个监测位沿工件移动方向设置多个读写器,该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漏读现象,但用多个标签标识单个工件不但会增加应用成本,而且会增加大量的冗余数据,需要单独设计相关的过滤算法,并且有可能会影响运行速度。
现有解决多读的方法及存在的问题:1、减小天线的有效读取范围,该方案与解决漏读的上述第一种方案相反,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漏读现象增加;2、预先存储标签标识的工件与标签之间的映射关系,在监测时,根据该预先建立的映射关系,检查读到的标签,该方案能够摒弃边缘标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多读问题,但需要在每次应用前建立工件与标签之间的映射关系,存入系统,操作非常繁琐,不利于实际应用。
RFID应用技术现仍然是研究的热点,有关漏读和多读现象的解决方法仍然处于探索和改进阶段,尚没有看到报道,已经在应用中从根本上解决了RFID的漏读和多读现象。
由于漏读现象和多读现象无法有效解决,RFID系统无法达到100%读取准确率,使得RFID系统在制造业的装配线上无法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实际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RFID系统无法有效解决漏读现象和多读现象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用于监测在装配线上传送的工件的RFID监测系统。
RFID系统具有“不会无中生有”的特点,即只要一个RFID读写器读到标签,该标签一定在该RFID读写器附近存在过,不会是误读。因此,在RFID领域,一个公认的观点是:虽然在一个监测位设置多个RFID读写器,能减少一些场合(如无意遮挡、标签位置不当)下的漏读现象,但是由于每个RFID读写器都可能发生多读现象,导致采用该方案后多读现象会更加严重。发明人给出一种解决方案,通过设计相应的算法、并对多个RFID读写器天线的角度和位置等进行设置,使得在一个监测位设置多个RFID读写器能够同时解决多读和漏读现象,并且进一步提出了与辅助传感器结合,利用多个RFID读写器确定的范围信号与辅助传感器确定的位置信号,更好地克服多读和漏读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RFID监测系统,用于监测在装配线上传送的工件,所述工件上设置有与工件一一对应的RFID标签,所述监测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监测组件,对应设置在装配线的至少一个监测位,所述的至少一个监测组件分别由三个或四个监测器组成,所述的三个或四个监测器中至少两个监测器为RFID读写器,并且所述的至少两个监测器被配置为从不同的方向对同一个监测位进行监测;
临时数据库,用于存储各个监测器的监测结果;但并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冗余过滤器、判定器、第二过滤器都基于临时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因此还用于存储这些操作所产生的中间数据;
冗余过滤器,用于滤除各个监测器冗余的监测结果;
判定器,用于以监测组件为单位,用冗余过滤后的监测结果,分别计算各个监测组件的加权监测结果,进而将加权监测结果与判决阈值比较,识别出从对应的监测位通过的工件,输出其标签数据。
在上述的RFID监测系统中,所述判定器可以包括:
赋值模块,用于根据监测器的监测结果赋予监测器相应的权重,所述权重与监测器的类别以及监测组件中各监测器天线的位置相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未经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11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使用低气压源的气压式尿素计量喷射系统
- 下一篇:节能型温热饮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