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纳米磷酸锰锂的合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1541.9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7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汉平;杨肖健;梁姗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58 | 分类号: | H01M4/5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64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正极 材料 纳米 磷酸 合成 方法 | ||
1.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纳米磷酸锰锂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成方法为溶剂热合成法,具体按以下步骤进行,
(1)按化学计量比,将锂源、锰源、磷酸根源分别溶于工业酒精或无水乙醇,获得澄清不饱和溶液;
(2)将步骤(1)中所得的含有锂源、磷酸根源的两溶液混合,搅拌均匀;
(3)将步骤(1)中所得的含有锰源的溶液与步骤(2)中所得溶液混合,搅拌均匀;
(4)向步骤(3)所得溶液中加入有机添加剂,混合搅拌均匀;
(5)将步骤(4)所得溶液倒入反应釜,密封,以1℃/min~5℃/min的速率升温至140℃~155℃,恒温加热6h~24h,所得产物离心分离,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过滤,干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锂源、锰源、磷酸根源的化学计量比为,Li:Mn:P摩尔比=1~1.5:1:1~1.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锂源选自乙酸锂、硝酸锂或两者的混合物。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锰源选自乙酸锰、硝酸锰或两者的混合物。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磷酸根源为磷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有机添加剂为,液态或固态的可溶于工业酒精或无水乙醇的有机添加剂,选自可溶于工业酒精或无水乙醇的脂肪酸、十八胺、一元或多元的液体醇或固体醇、聚乙烯吡咯烷酮、乙二胺、尿素、苯酚、四氯化碳、吐温、曲拉通或三乙醇胺。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加入有机添加剂,混合搅拌均匀后,最终所得的混合溶液的体积,与步骤(3)中所得的混合溶液的体积的比值为7/6~2/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大学,未经常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154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