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乏燃料元件燃耗分析的化学分离流程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49928.9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37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02 |
发明(设计)人: | 丁有钱;毛国淑;王秀凤;杨志红;杨金玲;赵雅平;张生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21C17/06 | 分类号: | G21C1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13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燃料 元件 燃耗 分析 化学 分离 流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乏燃料元件燃耗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乏燃料元件燃耗分析的化学分离流程。
背景技术
乏燃料元件燃耗的放化分析是国际公认最准确的方法。核潜艇与新型核反应堆均需进行元件考验,通常为了得到堆芯的空间燃耗分布,详细准确地了解单根元件轴向和径向燃耗分布,元件的破坏性的分析是十分必要的。二十世纪七十年,我国开始了燃耗测量方法研究,燃耗测量组为此开发了分析方法,相继准确测量了08、09元件燃耗、728考验元件燃耗,为我国核潜艇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证,为我国首座核电站提供了设计参数。但是建立的燃耗放化测定方法存在技术环节多、分离的流程繁琐、研究人员所受剂量大等问题。如一次燃耗测量一般要30多人参加,操作的放射性强度达数百居里,所用时间达到数十天,如此长时间的操作无法满足当今大量样品分析的需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乏燃料元件燃耗分析的化学分离流程,该化学分离流程简单易操作,且研究人员所受辐射剂量小。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乏燃料元件燃耗分析的化学分离流程,包括以下步骤:
(Ⅰ)溶解乏燃料元件块:将乏燃料元件块放入体积比为3:1的浓硝酸-浓盐酸混合液中,使完全溶解,溶解液冷却至室温;
(Ⅱ)稀释溶解液:将步骤(Ⅰ)得到的冷却后的溶解液与硝酸混合, 搅拌均匀,得到稀释后的溶解液;
(Ⅲ)使用步骤(Ⅱ)得到的稀释后的溶解液,采用柱分离法分离铀、钚、钼和钕元素。
进一步,步骤(Ⅰ)中,乏燃料元件块与浓硝酸-浓盐酸混合液的配比为1g:120~150mL,且乏燃料元件块在压力为0.08~0.09MPa、85~90℃下加热溶解50~60分钟。
进一步,步骤(Ⅱ)中,硝酸采用浓度为0.4mol/L硝酸,且步骤(Ⅰ)得到的冷却后的溶解液与0.4mol/L硝酸的体积比为1:200~1:300。
进一步,步骤(Ⅲ)中,分离铀时包括以下步骤:取1mL步骤(Ⅱ)得到的稀释后的溶解液作样液,转入离心管中,加入介质HNO3、Fe(NH2SO3)2和N2H6(NO3)2,调节样液中含有4mol/L HNO3、0.05mol/lFe(NH2SO3)2和0.05mol/L N2H6(NO3)2,搅拌3~5min,放置25min;使调节介质后的样液以0.5mL/min的流速流过TBP萃取色层柱,然后用4mol/LHNO3淋洗,最后用去离子水洗脱铀,收集含铀的洗脱液。
优选情况下,分离铀的方法中,采用φ3mm×200mm的TBP萃取色层柱,淋洗时用4mol/L HNO3淋洗20个柱体积,用6个柱体积的去离子水洗脱铀。
进一步,步骤(Ⅲ)中,分离钚时包括以下步骤:取1mL步骤(Ⅱ)得到的稀释后的溶解液作样液,转入离心管中,加入介质HNO3和Fe(NH2SO3)2,调节样液含有1mol/L HNO3、0.1mol/l Fe(NH2SO3)2,搅拌3~5min,放置25min;再加入介质HNO3和NaNO2,调节含有7.1mol/L HNO3和0.5mol/L NaNO2,搅拌3~5min,放置25min;使调节介质后的样液以0.3mL/min的流速流过阴离子柱,用7.1mol/L HNO3洗涤,再用0.35mol/LHNO3淋洗,然后用0.35mol/L HNO3-0.1mol/L DMHAN(N,N-二甲基羟胺)混合液洗脱钚,收集含钚的洗脱液。
再进一步,阴离子柱采用φ3mm×35mm的吡啶型阴离子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499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节能环保酒精锅炉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泵用泵送油缸的压差控制节能缓冲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