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浪涌发电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55885.5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32772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04 |
发明(设计)人: | 屈百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F03B13/14 | 分类号: | F03B1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省无锡市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浪涌 发电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水域波浪涌动能量的发电方法。
背景技术
许多江、河、湖、海“无风三尺浪,有风浪滔天”,而其永无止境的波浪携载着不可数计的能量。这些能量不断地通过冲刷岸崖、滩涂而释放、消耗,同时造成永无止境的冲刷、撞击侵蚀等破坏作用。我国拥有宽广的江、河、湖面和辽阔的海域,其波浪的能量几乎得不到任何利用,没有任何受控衰减,日夜不停地破坏着岸边设施、耕地等,时常造成水力灾害。如果将这些能量加以利用,一方面使波浪能量衰减减小了破坏性,另一方面使波浪能量转化为方便使用的能量,如电能而增加了有益性。加之,近海、岸边的许多设施如灯塔、各种指示、警示、广告等,都需要适当的直流电供电,而利用市电电网则需多级变配电设施、设备,远不如直接使用直流电。因此,在能源危机形势日益严峻的当今,尽可能多地利用波浪能量来提供洁净能源,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重大经济意义;研发一种利用水域波浪涌动能量的发电方法,具有很深的理论意义和很高的实用价值。
发明内容
为尽可能多地利用波浪能量,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水域波浪涌动能量的发电方法。它是在水面布设的受能-发电阵列,阵列的每一建构均由波浪受能板、机电转换机构和增速机构构成。通过其波浪受能板接收波浪涌动能量,通过其机械传动、增速、变向结构将该能量转换为高速单向旋转机械能,通过其发、变电装置将该机械能转化、变换成直流电能输送到阵列配变站,以集中输送供用。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在水面上布设受能-发电阵列,构成浪涌发电系统。浪涌发电系统阵列中的每一建构均由波浪受能板、传动杆、齿条结构、机电转换机构、柱轴体、增速机构、柱套体、横轴机构和柱座体构成。
波浪受能板通过其左、右传动杆与齿条结构联结成为一体结构,通过横轴机构与柱套体构成转动配合。机电转换机构内部装配有增速机构,整体安装在柱套体的上部;柱套体与柱轴体滑动配合。柱轴体固接在柱座体的顶端。
通过其波浪受能板接收波浪涌动能量,通过其机械传动、增速、变向结构将该能量转换为高速单向旋转机械能,通过其发、变电装置将该机械能转化、变换成直流电能输送到阵列配变站,以集中输送,供用户负荷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是一种江、河、湖、海普遍适用的能源转化方法。不仅用来稳定、持续地发电,而且同时具有岸堤防护等功能。仅就发电而言,即可集中输送,供近海、岸边直流用户负荷使用,又可与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配合装配,构成风、光、浪综合发电系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浪涌发电系统阵列示意图。
图2是浪涌发电建构主体结构主视图。
图3是浪涌发电建构主体结构半剖左视图。
图4是浪涌发电建构主体结构A-A向(局部)视图。
图5是浪涌发电建构主体结构B-B向(局部)视图。
图6是浪涌发电建构主体结构C-C向(局部)剖视图。
图7是浪涌发电建构主体结构D-D向(局部)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浪涌发电集中系统电路图。
在图1~7中:1.波浪受能板,2.传动杆,3.齿条结构,4.机电转换机构,5.柱轴体,6.增速机构,7.柱套体,8.横轴机构,9.柱座体。
在图2~7中:3.1.齿条主动齿。
在图3~8中:4.1.发电机机体,4.2.终轴,6.1.第一增速被动齿轮,8.1.横轴。
在图5:1.1.摆动孔。
在图6~7中:4.3.终从动齿轮,4.4.机壳,6.2.第二增速主动齿轮,6.3.第三增速主动齿轮,6.4.第四增速从动齿轮,6.5.第四增速主动齿轮,6.6.棘轮从动齿轮,6.7.棘轮结构,6.8.轮毂棘轮从动齿,6.9.轮毂终主动齿,6.10.飞轮结构。
在图8中:G为发电机,Br为整流桥,R为电阻,T为TVS器件,C1为第一电容,L为电感,C2为第二电容。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浪涌发电系统阵列示意图中:浪涌发电系统阵列中的每一建构均由波浪受能板1、传动杆2、齿条结构3、机电转换机构4、柱轴体5、增速机构6、柱套体7、横轴机构8和柱座体9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588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缓冲结构及其加工工艺
- 下一篇:改进的汽车防火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