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苯酚改性脲醛泡沫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58596.0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4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赵彤;郑鲲;李昊;王娟;刘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8G14/08 | 分类号: | C08G14/08;C08J9/30;C08L6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关畅 |
地址: | 10008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苯酚 改性 泡沫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制备苯酚改性脲醛树脂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甲醛、苯酚和尿素为原料,制备得到脲醛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尿素、苯酚与甲醛的投料摩尔比为1∶0.2~1.0∶2.0~3.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得到脲醛树脂中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将甲醛和苯酚混匀后调节pH值至7~9,再升温到70~80℃保温反应1~2小时,加第一批尿素,再升温到85~100℃保温反应15~30分钟后;
降温到60-80℃加第二批尿素,再升温到90~100℃保温反应15~30分钟,然后调节pH值至5~7,反应至反应体系呈现白色浑浊状后;
调节pH值至7~9,加第三批尿素,降温到50-65℃,保温反应30~60分钟而得;
其中,第一批、第二批和第三批尿素的质量比为50-70∶20-40∶5-15,具体为55∶35∶10。
4.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苯酚改性脲醛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苯酚改性脲醛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苯酚改性脲醛树脂在25℃下的粘度为15~30cp,具体为20-24cp;
水的质量百分含量为40%~55%,具体为48.3-45.9%;
固含量为45%~55%,具体为48.6-49.2%;
游离酚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4.9%,具体为1.90-4.90%;
游离醛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5~1.0%,具体为0.63-0.96%;
pH值为6~8,具体为6.8-7.5。
6.一种制备苯酚改性脲醛泡沫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苯酚改性脲醛树脂为原料,利用发泡工艺,得到苯酚改性脲醛泡沫。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工艺包括如下步骤:将起泡液用水稀释后,在搅拌状态下鼓入压缩空气,搅拌30-120s后,加入权利要求5所述苯酚改性脲醛树脂再搅拌30-60s后停止搅拌,转移至模具中固化,得到所述苯酚改性脲醛泡沫。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泡液由表面活性剂、固化剂和水组成;
所述表面活性剂具体选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二辛基琥珀酸磺酸钠和月桂酸硫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固化剂具体选自硫酸、磷酸、草酸、邻苯二甲酸、苯甲酸和一氯乙酸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起泡液中,表面活性剂、固化剂和水的质量比1.0-1.5∶2.0-10∶6-10;
所述稀释步骤中,稀释的质量倍数为5-15倍;
稀释后所述起泡液与苯酚改性脲醛树脂重量比为0.5~1.5∶1;
且所述固化剂与苯酚改性脲醛树脂的重量比为0.02~0.10∶1;
所述压缩空气的压强为0.1-0.4MPa,具体为0.2MPa;
所述搅拌步骤中,转速均为1000-5000r/min,具体为3500r/min;
所述固化步骤中,温度为35-55℃,具体为45℃;
时间为15-72小时,具体为24-48小时。
9.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苯酚改性脲醛泡沫。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苯酚改性脲醛泡沫,其特征在于:所述苯酚改性脲醛泡沫的密度为30-80Kg/m3;
压缩强度为0.08~0.15MPa;
拉伸强度为0.09~0.15MPa;
热导率为0.030~0.035W/K·M;
闭孔率为40%~90%;
体积吸水率小于12%;
孔径为100μm~25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5859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