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式旋翼飞行器无效
申请号: | 201310260215.2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18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吴琳;冯波涛;王笑天;施福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源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纽乐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210 | 代理人: | 覃莉 |
地址: | 100098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式旋翼 飞行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行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合式旋翼飞行器。
背景技术
针对目前旋翼飞行器,一般分为单旋翼,多旋翼,涵道式旋翼等飞行器,其各种飞行器都有自身的特点,如单旋翼一般载重较大,效率较高,多旋翼控制灵活机动灵敏,涵道式旋翼安全可靠,受湍流影响较小,但这些旋翼飞行器又都有自身的明显缺陷,如单旋翼不灵活,受干扰时容易发生故障,多旋翼效率较低,无法应用于大载荷和长航时环境,涵道飞行器控制困难,飞行处于静不定状态,容易出现故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式旋翼飞行器,以克服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复合式旋翼飞行器,包括飞行器主体、能源装置、外挂接口和控制装置,所述飞行器主体包括主推进器和若干辅助推进器,所述若干辅助推进器均匀布置在主推进器外侧;所述主推进器包括主旋翼一、主旋翼二和主涵道,所述主旋翼一和主旋翼二通过主涵道支撑架固定在主涵道内,所述主涵道支撑架的外缘位于主涵道内部分设有若干竖直连接杆,所述竖直连接杆的底部均向外水平设有悬臂,所述悬臂的外端均设有辅助推进器;所述辅助推进器包括辅助旋翼、辅助支撑架和辅助涵道,所述辅助旋翼通过辅助支撑架固定在辅助涵道内。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旋翼、辅助支撑架和辅助涵道均水平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主旋翼一和主旋翼二中心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所述主旋翼一和主旋翼二的旋向相反,且升力均向上。
进一步的,所述能源装置包括机载能源和机载能源接口。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导航装置和飞行控制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主旋翼一、主旋翼二和辅助旋翼均配有电机,所述电机均与能源装置和控制装置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极大地提高了平台的全地形通过能力,以及平台的综合效率,具体有如下优点:采用了多种旋翼飞行方式的综合,与传统旋翼飞行器相比,飞行效率得到了极大地提高,飞行器的灵活性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飞行稳定性和可靠性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采用了先进的飞行控制方式,可以同时对多个旋翼进行控制和调整,极大的简化了飞行器的控制难度,提高了飞行器的飞行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一种复合式旋翼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一种复合式旋翼飞行器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一种复合式旋翼飞行器的侧视图。
图中:
1、主涵道;2、主涵道支撑架;3、主旋翼一;4、主旋翼二;5、辅助旋翼;6、辅助支撑架;7、辅助涵道;8、竖直连接杆;9、悬臂。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旋翼飞行器,包括飞行器主体、能源装置、外挂接口和控制装置,所述飞行器主体包括主推进器和若干辅助推进器,所述若干辅助推进器均匀布置在主推进器外侧;所述主推进器包括主旋翼一3、主旋翼二4和主涵道1,所述主旋翼一3和主旋翼二4通过主涵道支撑架2固定在主涵道1内,所述主涵道支撑架2的外缘位于主涵道1内部分设有若干竖直连接杆8,所述竖直连接杆8的底部均向外水平设有悬臂9,所述悬臂9的外端均设有辅助推进器;所述辅助推进器包括辅助旋翼5、辅助支撑架6和辅助涵道7,所述辅助旋翼5通过辅助支撑架6固定在辅助涵道7内。所述辅助旋翼5、辅助支撑架6和辅助涵道7均水平分布。所述主旋翼一3和主旋翼二4中心位于同一竖直轴线上,所述主旋翼一3和主旋翼二4的旋向相反,且升力均向上。所述能源装置包括机载能源和机载能源接口。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导航装置和飞行控制装置。所述主旋翼一3、主旋翼二4和辅助旋翼5均配有电机,所述电机均与能源装置和控制装置连接。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复合式旋翼飞行器优选用于航空器的设计,针对目前旋翼飞行器发展现状,本发明对现有技术进行了如下改进:
1)、采用单旋翼、多旋翼、涵道飞行器混合布局,飞行器中央采用高效率的主推进器,周围采用多旋翼辅助姿态调整,同时通过涵道装置减少外界的气流干扰。
2)、可以通过中央的主推进器,包括单旋翼,共轴反桨,多旋翼逐级增压等方式,实现高力效比的推进,极大地提高了飞行器的飞行效率。
3)、通过飞行器周围的多旋翼装置,包括不少于2个的旋翼,进行有效的姿态调整,极大地增加了飞行器的灵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源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源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021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功率高压硅堆正向过载试验仪
- 下一篇:光伏组件热循环试验超温保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