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钢渣和赤泥复合制备的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2256.5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04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8 |
发明(设计)人: | 刘立强;张全鹏;李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建筑大学 |
主分类号: | C03C10/00 | 分类号: | C03C10/00;C03C6/1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宋玉霞 |
地址: | 250101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钢渣 复合 制备 玻璃 陶瓷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钢渣和赤泥复合制备的高性能玻璃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冶炼铁、钢和使用铁、钢的国家。而如今中国钢铁工业取得了多项世界第一:产量第一、出口量第一、消费量第一,并一跃成为全球钢铁生产大国。日前,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在联合金属主办的2012冶金矿产品国际会议上表示,根据今年1~5月我国钢铁行业的生产情况,预计2012年我国粗钢产量将达7亿吨,钢铁的大量生产将增大钢渣的产量。钢渣是炼钢工业排出的废渣,目前,我国的钢渣排放量约为粗钢产量15%~20%。据资料统计,我国钢渣有效利用率仅为10%左右。但随着钢渣产量的逐年增加,钢渣的利用率却呈下降趋势。大量的钢渣弃置堆积形成渣山,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还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景观,给环境和企业带来很大负担。
赤泥是制铝工业提取氧化铝时排出的污染性废渣,一般平均每生产1吨氧化铝,附带产生 0.8~1.5吨赤泥。我国作为世界第4大氧化铝生产国,每年产生的赤泥为3000万吨以上。目前,我国赤泥综合利用率仅为4%,累积堆存量达到2亿吨。预计到2015年,赤泥累计堆存量将达到3.5亿吨。世界各国大多数氧化铝厂都是将赤泥堆积或倾入深海。赤泥排放量很大,不仅占用大量土地和耕地,耗费较多的堆场建设和维护费用,而且赤泥中还含有较高的碱,渗滤到周围水体后对环境、水源造成污染。此外,晒干的赤泥形成的粉尘到处飞扬,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污染。赤泥如果不经过正确的处理不仅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也是对环境生态甚至是人们身体健康的一种威胁。大量的赤泥的产生已经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多方面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所以最大限度的减少赤泥的产量和危害,实现多渠道、大数量的资源化已迫在眉睫。
钢渣和赤泥的堆放不但要占用大量土地,而且极易造成环境污染。到目前为止钢渣的综合利用率不超过10%,赤泥综合利用率仅为4%,因此钢渣和赤泥的利用任务十分艰巨。从钢渣和赤泥的综合利用效益来看,目前钢渣主要是用于道路渣石和回填工程材料、水泥添加料、砌砖等。赤泥主要应用于墙体材料、颜料、金属回收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一般。
目前,利用钢渣、赤泥和河沙为原料,复合制备玻璃陶瓷,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钢渣和赤泥的环境污染问题,变废为宝,提供一种利用钢渣和赤泥复合制备的玻璃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利用钢渣和赤泥复合制备的玻璃陶瓷,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钢渣30~65份、赤泥20~60份、河沙5~15份。
优选的,上述利用钢渣和赤泥复合制备的玻璃陶瓷,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钢渣50份、赤泥40份、河沙10份。
优选的,上述利用钢渣和赤泥复合制备的玻璃陶瓷,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钢渣65份、赤泥30份、河沙5份。
优选的,上述利用钢渣和赤泥复合制备的玻璃陶瓷,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备而成:钢渣65份、赤泥20份、河沙15份。
上述利用钢渣和赤泥复合制备的玻璃陶瓷中,所述钢渣为炼钢产生的水淬或未经水淬的钢渣。
本发明的上述利用钢渣和赤泥复合制备的玻璃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钢渣、赤泥与河沙按照重量份均匀混合,采用高温熔融法制备基础玻璃;
(b)由基础玻璃进行热处理得到玻璃陶瓷。
其中,上述利用钢渣和赤泥复合制备的玻璃陶瓷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步骤(a)为具体为:将重量份数为30~65份的钢渣、20~60份的赤泥与为5~15份的河沙均匀混合,在高温炉中保持1400℃~1600℃温度1~4h,进行熔化处理;玻璃体在550℃~650℃退火30min至1h后随炉冷却,得到基础玻璃。
其中,上述利用钢渣和赤泥复合制备的玻璃陶瓷的制备方法中,所述的步骤(b)为具体为:将基础玻璃成型后于热处理炉中,在800℃~1050℃的条件下保温1h进行烧结析晶的热处理工艺,然后冷却得到玻璃陶瓷。
优选的,本发明的利用钢渣和赤泥复合制备的玻璃陶瓷的方法,详细步骤如下:
(a)将50重量份的钢渣、40重量份的赤泥、10重量份的河沙均匀混合,在高温炉中保持1550℃保温4h进行熔化处理,然后装入退火炉中,在600℃保温30min后随炉冷却,得到基础玻璃;
(b)将玻璃试样成型后于热处理炉中,在900℃保温1h,进行核化晶化的热处理工艺,然后冷却得到玻璃陶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建筑大学,未经山东建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22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