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快速成型打印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2450.3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0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林岚;田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岚;田全 |
主分类号: | B29C67/00 | 分类号: | B29C6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 21208 | 代理人: | 徐淑东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成型 打印 系统 方法 | ||
1.一种3D快速成型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3D快速成型打印系统包括:安装有控制单元的PC端、挤出机(1)、具有加热功能的打印底板(2)、控制打印底板(2)运动的伺服电机、运动控制单元(3);所述挤出机(1)位于机体工作区顶部打印底板(2)上方;所述伺服电机与打印底板(2)位于机体工作区底部挤出机(1)下方;所述运动控制单元(3)为嵌入式芯片组,芯片内包含执行控制任务的任务模块,所述运动控制单元位于机体工作区下方的芯片组插槽内;所述挤出机(1)、伺服电机、打印底板(2)分别与运动控制单元(3)电连接,所述运动控制单元(3)与PC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快速成型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用于显示3D模型的显示模块、用于3D模型切片的逐层切片模块、用于存储切片数据的存储模块、用于将切片数据转换成目标代码的目标代码转换模块;所述显示模块通过导入或者打开方式在该模块内显示3D模型;逐层切片模块按照用户设定的层厚度,对3D模型进行从下到上的逐层切片,即在Z方向将整个模型分割成厚度相同的切片数据;然后将每一个切片数据独立地存储在存储模块中,目标代码转换模块将每层切片数据从存储模块取出,分解成逐个目标点的空闲位置坐标的信息,采用最短路径算法将这些空间坐标进行连接,获得完整的闭环路径,最后将路径转换成控制3D快速成型打印系统运动的目标代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快速成型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机(1)用于将打印原料加热并通过挤压的方式输出,包括:进料孔(9)、容纳定量原料的加热腔体(8)、打印喷头(12)、电机、测温控制器(13);所述电机和加热腔体(8)位于机体内部,所述加热腔体(8)一端连接挤出机上端的进料孔(9),另一端连接挤出机下端的打印喷头(12);所述测温控制器(13)设置在加热腔体(8)附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3D快速成型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进料电机(10)、原料供给电机(11),所述进料电机(10)安装在进料孔(9)附近控制原料的输送,所述原料供给电机(11)安装在打印喷头(12)附近控制原料的输出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快速成型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伺服电机包括: X向伺服电机(4)、Y向伺服电机(5)、Z向伺服电机(6),上述三者分别控制打印底板(2)的X、Y、Z方向的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快速成型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底板(2)包括:底部支撑板(14)、加热控制器(15)、温度检测控制器(16)、加热板(18)、加热电路板(19);所述加热控制器(15)和温度检测控制器(16)设于底部支撑板(14)内部;所述底部支撑板(14)上端设有加热电路板(19),所述加热电路板(19)上端设有加热板(18)。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3D快速成型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板(18)背离加热电路板(19)的一侧贴有耐高温胶布(1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快速成型打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3D快速成型打印系统能在Windows、Mac OS、Linux任意一种电脑操作系统下运行。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3D快速成型打印系统的打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建模软件建立3D模型,将3D模型输入PC端的控制单元中;
步骤2:所述控制单元显示3D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逐层切片,然后将切片数据进行保存,同时转换成控制代码传输给3D快速成型打印系统的运动控制单元(3);
步骤3:所述运动控制单元(3)首先控制挤出机(1)和打印底板(2)预热到指定温度;然后通过伺服电机控制打印底板(2)X、Y、Z方向上的联合运动,同时挤出机(1)输出原料(7);最后,按照切片信息逐层加工,直到打印出完整的3D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岚;田全,未经林岚;田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245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储能式轨道交通车辆的地面充电站
- 下一篇:一种自动调整重心的侧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