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3D快速成型打印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2450.3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0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16 |
发明(设计)人: | 林岚;田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岚;田全 |
主分类号: | B29C67/00 | 分类号: | B29C67/00 |
代理公司: | 大连星海专利事务所 21208 | 代理人: | 徐淑东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成型 打印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快速原型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3D快速成型打印系统及方法,实现了对任意电脑端3D模型的快速、无缝制造。
背景技术
3D打印机,英文“3D Printers”,3D 打印这个名称是近年来该产品针对民用市场而出现的一个新词,是通俗叫法,其实在专业领域它有其它学术名称“快速成形技术”(及“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增量制造技术”、“增材制造技术”)。
快速成形技术(又称快速原型制造技术 Rapid Prototyping Manufacturing,简称RPM),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是基于材料堆积法的一种高新制造技术,是一种不再需要传统的刀具、夹具和机床就可以打造出任意形状,根据零件或物体的三维模型数据,通过成型设备以材料累加的方式制成实物模型的技术,被认为是近20年来制造领域的一个重大成果。它集机械工程、CAD、逆向工程技术、分层制造技术、数控技术、材料科学、激光技术于一身,可以自动、直接、快速、精确地将设计思想转变为具有一定功能的原型或直接制造零件,从而为零件原型制作、新设计思想的校验等方面提供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实现手段。
3D打印机的原理:3D 打印机可以根据零件的形状,每次制做一个具有一定微小厚度和特定形状的截面,然后再把它们逐层粘结起来,就得到了所需制造的立体的零件。每个截面数据相当于医学上的一张CT 像片;整个制造过程可以比喻为一个积分的过程。当然,整个过程是在电脑的控制下,由3D打印机系统自动完成的。
目前的打印机技术中,控制打印机X,Y,Z方向运动的步进电机只有控制信号,无法保证步进电机运动的位置精度,因此在打印过程中,某个打印层容易产生位置错误,导致3D模型尺寸不够精准,并且3D模型和打印底板容易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引起打印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3D快速成型打印系统及方法,本发明采用“增量制造”的方法,即在打印底板上逐层建立模型,实现了快速制造,可以完成任意模型的加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3D快速成型打印系统,包括:安装有控制单元的PC端、挤出机1、具有加热功能的打印底板2、控制打印底板2运动的伺服电机、运动控制单元3;所述挤出机1位于机体工作区顶部打印底板2上方;所述伺服电机与打印底板2位于机体工作区底部挤出机1下方;所述运动控制单元3为嵌入式芯片组,芯片内包含执行控制任务的任务模块,所述运动控制单元位于机体工作区下方的芯片组插槽内;所述挤出机1、伺服电机、打印底板2分别与运动控制单元3电连接,所述运动控制单元3与PC端电连接。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用于显示3D模型的显示模块、用于3D模型切片的逐层切片模块、用于存储切片数据的存储模块、用于将切片数据转换成目标代码的目标代码转换模块;所述显示模块通过导入或者打开方式在该模块内显示3D模型;逐层切片模块按照用户设定的层厚度,对3D模型进行从下到上的逐层切片,即在Z方向将整个模型分割成厚度相同的切片数据;然后将每一个切片数据独立地存储在存储模块中,目标代码转换模块将每层切片数据从存储模块取出,分解成逐个目标点的空闲位置坐标的信息,采用最短路径算法将这些空间坐标进行连接,获得完整的闭环路径,最后将路径转换成控制3D快速成型打印系统运动的目标代码。
其中,所述挤出机1用于将打印原料加热并通过挤压的方式输出,包括:进料孔9、容纳定量原料的加热腔体8、打印喷头12、电机、测温控制器13;所述电机和加热腔体8位于机体内部,所述加热腔体8一端连接挤出机上端的进料孔9,另一端连接挤出机下端的打印喷头12;所述测温控制器13设置在加热腔体8附近。
其中,所述电机包括进料电机10、原料供给电机11,所述进料电机10安装在进料孔9附近控制原料的输送,所述原料供给电机11安装在打印喷头12附近控制原料的输出速率。
其中,所述伺服电机包括: X向伺服电机4、Y向伺服电机5、Z向伺服电机6,上述三者分别控制打印底板2的X、Y、Z方向的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岚;田全,未经林岚;田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24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储能式轨道交通车辆的地面充电站
- 下一篇:一种自动调整重心的侧立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