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蒽醌并噻唑化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4590.4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50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杨春皓;缪泽鸿;岳智洲;梁玉坤;冯建明;李佳昕;贺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7D417/04 | 分类号: | C07D417/04;C07D277/60;C07D417/12;A61K31/496;A61K31/5377;A61K31/551;A61K31/428;A61K31/454;A61K31/55;A61P35/00;A61P11/00;A61P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5 | 代理人: | 朱梅,钱程 |
地址: | 2012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噻唑 化合物 制备 方法 及其 用途 | ||
1.一种2位取代的5,7-二羟基蒽醌[2,1-d]噻唑化合物,其具有以下通式(I)所示的结构。
通式(I)
其中,
R1、R2选自以下基团:未取代或者由羟基取代的C1~C10直链或支链烷基,或者R1、R2和与它们相连的氮原子一起形成含有1~3个N、O或S原子的5~7元杂环,该杂环未被取代或者在碳或氮原子上被取代基R3取代;
其中,R3为羟基、未取代或由R4取代的C1~C10直链或支链烷基、C1~C10烷氧基羰基、羰基、未取代或由C1~C10烷基取代的氨基、C3~C8环烷基;
其中,R4为羟基、未取代或由C1~C10烷基取代的氨基、含有1~3个N、O或S原子的5~7元杂环,所述R4中的该杂环未被取代或者被C1~C10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
R1、R2选自未取代或者由羟基取代的C1~C6直链或支链烷基,或者R1、R2和与它们相连的氮原子一起形成含有1~3个N、O或S原子的5~7元杂环,该杂环未被取代或者在碳或氮原子上被取代基R3取代;
其中,R3为未取代或由R4取代的C1~C6直链或支链烷基、未取代或由C1~C6烷基取代的氨基、C3~C6环烷基;
其中,R4为羟基、未取代或由C1~C6烷基取代的氨基、含有1~2个N或O原子的5~6元杂环,所述R4中的该杂环未被取代或者被C1~C6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
R1、R2和与它们相连的氮原子一起形成
R3为未取代或由R4取代的乙基,
其中,R4为羟基、未取代或由C1~C10烷基取代的氨基、含有1~3个N、O或S原子的5~7元杂环,所述R4中的该杂环未被取代或者被C1~C10直链或支链烷基取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
所述化合物为以下化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其中,所述化合物为以下化合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大黄酸1在碱作用下,以无水二甲基甲酰胺(DMF)做溶剂与碘甲烷反应得化合物2,其中所述碱为氢化钠、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碳酸钠;
b、化合物2在碱水溶液中水解,生成化合物3,其中所述碱为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c、化合物3在三乙胺为碱的条件下与叠氮磷酸二苯酯反应生成化合物4;
d、化合物4在二氧六环溶液中回流,并用氢氧化钠水溶液回流,得到柯提斯重排后的化合物5;
e、化合物5在银盐催化作用下发生碘卤代反应得化合物6,其中银盐为硫酸银、醋酸银和碘化银;
f、化合物6在二甲基甲酰胺(DMF)作溶剂,碳酸钾催化下与胺NR1R2H及二硫化碳反应得到一系列产物7;
g、中间体7与三氯化铝、硫醇或者三溴化硼反应,脱甲基得一系列最终产物8;
其中,所述R1和R2与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化合物的R1和R2的定义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459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分析物传感器的微阵列电极及其制造和使用方法
- 下一篇:磁共振成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