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术中应用的成像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5565.8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19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R.格劳曼;G.克兰斯齐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A61B6/00;H05G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11105 | 代理人: | 郝俊梅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手术 应用 成像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尤其使用于手术中的成像设备以及一种用于所述成像设备的固持装置。
背景技术
从专利文献DE19839825C1中公知一种X射线诊断设备,其具有一种用于射线源和射线探测器的弧形的支架。所述弧形的支架可绕竖直的和水平的轴线倾转。这样,可以在较大的范围里选取透视方向进行透视。
弧形的支架具有圆环段的形状,并且可通过另一个圆环段的驶入而互补成一个圆形的支架。因此,通过使射线源和射线探测器在拍摄期间沿圆形的支架绕检查对象旋转的方法,还可以采用DE19839825C1所述的X射线诊断设备进行计算机X射线断层造影的拍摄。
从专利文献US6940941B2和US7490982B2中公知一种移动式X射线诊断设备,其具有O形的支架。为了能够将检查对象送入O形的支架内,O形支架的一部分相对于O形支架的另一部分是可拆卸地布设的,或者相对于该部分是可偏转的或者可移动的。如此,X射线诊断设备可以驶近检查对象,并且随后O形支架重新闭合。此外,专利文献US7490982B2还描述了一种不但可绕水平轴线倾转、而且在有限的范围内还可绕竖直轴线偏转的O形支架。
在手术中应用X射线诊断设备时,该设备一方面必须可以被灵活地采用,而另一方面还必须能够被简单地操作,并且在手术场地狭小的、空间有限的环境里,具有尽可能小的空间需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灵活的X射线诊断设备,它能够确保顺利地接近病人和手术部位。
所述技术问题按照本发明是通过一种用于射线源和射线探测器的固持装置或者一种成像设备得以解决。
按照本发明的固持装置具有基体、导向装置和第一支承臂。在所述导向装置上可以可移动地布设射线源和射线探测器。在此将导向装置设计成,使得射线源和射线探测器可沿导向装置上的闭合的轨道曲线(Bahnkurve)移动。可将检查对象布设在导向装置的闭合的轨道曲线内,从而使得从射线源发出的射线,可以穿过检查对象投射到射线探测器上。导向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第一部段和一个第二部段。将所述第一部段可旋转地布设在第一支承臂上的第一旋转连接端上,以及将第一支承臂可偏转地布设在固持装置的基体上,从而使得能够借助于第一支承臂的偏转运动,使第一部段从轨道曲线闭合的第一位置,移动到在轨道曲线中存在缺口的第二位置。所述部段之间的间隙构成了轨道曲线的缺口,因而可将检查对象从轨道曲线外的区域通过轨道曲线中的缺口送入轨道曲线内的区域。换句话说,可以在第一支承臂处于第二位置时,通过部段之间的间隙,将检查对象从侧向送入被导向装置包围的区域,在所述区域中,检查对象可以被射线源透视且被射线探测器拍摄影像。
按照本发明的成像设备相应地具有按照本发明的固持装置和射线源以及射线探测器。
因此,在手术中应用时,可以有利地将具有按照本发明的固持装置的成像设备从侧向驶近手术台且越过病人。然后可以将导向装置的第一部段重新带至第一位置,从而不用改变病人的位置,就可以进行透视或者计算机X射线断层造影。当第一部段被可旋转地支承在第一支承臂上的第一旋转连接端上时,可以在处于敞口的第二位置时将其转开,以便能够轻易地进入轨道曲线的内部,从而可以轻易地将检查对象送入内部,而且还简化了所采取的行动。
因此,在一种优选的实施形式中,按照本发明的固持装置具有第二支承臂,在所述第二支承臂上布设着导向装置的第二部段。将所述第二部段可旋转地布设在第二支承臂上的第二旋转连接端上。当第一部段处于第一位置时,此时,导向装置的轨道曲线是闭合的,为了使导向装置可以旋转,将第一和第二支承臂上的两个旋转连接端沿连接轴线布设。两个旋转连接端的连接线与由轨道曲线围成的面的平面法线具有交点。换句话说,连接线或者第一旋转轴线在最简单的情况下,是延伸经过由轨道曲线围成的面的,或者以一定的间距位于所述面的前面或者后面,如果该面基本上被垂直定向的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公司,未经西门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55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