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卷筒进给式印刷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65735.2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2273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2 |
发明(设计)人: | S.菲舍尔;M.维尔姆特;B.特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曼罗兰网络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F13/06 | 分类号: | B41F13/06;B41F13/03;B41F13/58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72001 | 代理人: | 原绍辉,谭祐祥 |
地址: | 德国奥***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卷筒 进给 印刷机 | ||
1.一种卷筒进给式印刷机,具有至少一个印刷塔(10),其中这个或者各个印刷塔(10)包括第一印刷单元(11)和第二印刷单元(12),所述第一印刷单元(11)能够从印刷大厅地面得到操作,所述第二印刷单元(12)垂直地定位在所述第一印刷单元(11)上方,并能够从定位在所述印刷大厅地面上方的平台得到操作,其中这个或者各个印刷塔被分配有卷筒更换器(19)和纸幅引导加转动单元(25);并且具有折叠单元(22),所述折叠单元(22)包括折叠器(24)和折叠上部结构(23),其特征在于:被分配至这个或者各个印刷塔(10)的纸幅引导加转动单元(25)定位成横向地邻接相应印刷塔(10)的第二印刷单元(12),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印刷单元(12)和相应印刷塔(10)的定位成横向地邻接所述相应印刷塔(10)的纸幅引导加转动单元(25)能够从同一平台得到操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筒进给式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这个或者各个印刷塔(10)的每个印刷单元(11、12)在其两侧被分配有纸幅引导框架(21);并且被分配至每个印刷塔(10)的纸幅引导加转动单元(25)定位成横向地邻接相应印刷塔(10)的第二印刷单元(12)的纸幅引导框架(21)之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卷筒进给式印刷机,其特征在于:供相应的纸幅引导加转动单元(25)定位成与其邻接的、所述相应印刷塔(10)的第二印刷单元(12)的纸幅引导框架(21)是相应纸幅引导加转动单元的一体部分,即,使得相应纸幅引导框架(21)形成相应纸幅引导加转动单元(25)的侧壁。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卷筒进给式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在供相应的纸幅引导加转动单元(25)定位成与其邻接的、所述相应印刷塔(10)的第二印刷单元(12)的纸幅引导框架(21)上,安装有相应纸幅引导加转动单元(25)的转动杆(26)。
5.如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的卷筒进给式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在供相应的纸幅引导加转动单元(25)定位成与其邻接的、所述相应印刷塔(10)的第二印刷单元(12)的纸幅引导框架(21)上,安装有用于在相应印刷塔(10)中印刷过的基材纸幅的纵向分切的切割辊(20)和颜色对准控制辊(21)。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卷筒进给式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多个印刷塔(10)沿第一轴线(18)定位成横向地彼此相邻,所述多个印刷塔(10)的纸幅引导加转动单元(25)沿第二轴线(30)定位成横向地彼此相邻,所述第二轴线(30)平行于所述第一轴线(18)地延伸;并且所述折叠单元(22)的折叠上部结构(23)的主模型(31)同样定位在所述第二轴线(30)上,处于所述纸幅引导加转动单元(25)的垂直高度和所述印刷塔(10)的第二印刷单元(12)的垂直高度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卷筒进给式印刷机,其特征在于:被设计成汇总模型的至少一个附加模型(32)定位成横向地邻接相对于所述第二轴线(30)偏移的所述主模型(31),其中基材纸幅或者部分纸幅能够经由转动杆(33)进给至相应的附加模型(32)。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卷筒进给式印刷机,其特征在于:定位在所述印刷大厅地面上方的所述平台(14)被加宽,以支撑相应的纸幅引导加转动单元(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曼罗兰网络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曼罗兰网络系统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65735.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