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造板热压机载热体输送管道结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1059.X | 申请日: | 2013-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4189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2 |
发明(设计)人: | 张素梅;曾钦志;侯伦灯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7D3/00 | 分类号: | B27D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2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造板 热压 机载 输送 管道 结构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人造板热压机载热体输送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人造板热压机可同时通冷、热导热油和水、蒸汽的输送管道结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检索文献所涉及的导热油加热、冷却装置,主要是把加热后的热油输送到用热设备进行热交换后再循环输送,其冷却装置通常是通过换热器用水或其他冷却剂对热油进行间接冷却后,再循环输送,该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速度慢、耗时长。
传统人造板热压机主要采用饱和蒸汽为加热介质、水为冷却介质,其热压温度较低、热压时间较长、耗水量大。有机载热体导热油具有的系列优点使其在人造板加工领域中的应用也在逐渐推广。目前,人造板热压领域有机载热体的应用也主要是对加热后的热油输送到热压板孔道中,对热压板及板坯进行加热后再加热及循环输送,其温度难以快速达到恒温控制,该方法主要用于“热进热出”工艺的薄板坯热压胶合;对于需进行分阶段加热、恒温保压及快速冷却到一定温度后再卸板的厚板热压工艺,以及需快速达到并保持恒温控制要求的热压工艺,因导热油与水及蒸汽不能混合,使得现有热压机的载热体输送管道结构装置无法满足其要求,故有必要对载热体输送管道结构进行重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合于冷、热导热油独立循环输送或混合后循环输送,使温度快速达到恒定,同时可用水直接对热压板进行快速冷却、用蒸汽辅助加热的人造板热压机载热体管道结构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如下方式实现:
人造板热压机载热体管道结构装置由孔道结构的热压板、载热体输送管道系统、滞留热油导出装置、冷却水导出及蒸汽辅助加热装置、控制单元组成;孔道结构的热压板安装在热压机机架的立柱上,载热体输送管道安装在热压机的两侧;孔道结构的热压板包括导热油孔道和通冷却水及蒸汽的进水孔道,载热体输送管道系统包括分别通冷、热导热油和水及蒸汽的管道及相应的输送泵、控制阀、储油槽、缓冲槽、油气分离器、膨胀管、蒸汽发生器;冷、热导热油的进油管道安装在与板坯进板方向平行的热压机的一侧,回油管道安装在热压机的另一侧;冷却水的进水管道安装在回油管道的同一侧,冷却水从热压机一侧的进水总管经进水支管进入热压板的进水孔道,再从同侧的出水支管、出水总管进入蓄水池;冷却水导出及蒸汽辅助加热装置与进水管道安排在热压机的同一侧,并与载热体输送管道系统中的进水管道相连接;输送导热油的进油支管和输送水及蒸汽的进水支管分别与孔道结构的热压板中的进油孔道和进水孔道相连接;滞留热油导出装置安装在回油管道的同一侧,组成滞留热油导出装置的进油管与导热油的进油管道相连,导出管道与回油管道相连;上述所述的载热体输送管道系统、滞留热油导出装置和冷却水导出及蒸汽辅助加热装置中的各个控制阀的开与关由控制单元(按热压工艺要求)发出的信号决定,所述人造板热压机载热体输送管道结构装置中的各个组成部分协调动作按工艺流程要求完成板坯的热压胶合;导热油加热时的膨胀及其当中的气体、水分和低挥发组分分离装置由油气分离器、膨胀管、膨胀槽、排气管、溢流管、过滤器组成,并按标准及安全要求进行布置和安装。
上述的人造板热压机载热体输送管道结构装置,组成其滞留热油导出装置主要由热油引出管道、控制阀、输送泵、缓冲槽及回油管组成;所述的滞留热油导出装置在热压的冷却阶段把滞留在热压板中的热油导出到缓冲槽中,当冷却结束需再次对热压板加热时,储存在缓冲槽中的热油可直接导入到热压板,充分利用热油余温,减少再次加热的时间,也减少了能耗。
上述的人造板热压机载热体输送管道结构装置,组成其冷却水导出及蒸汽辅助加热装置主要由蒸汽发生器、蒸汽泵、蒸汽管道、控制阀、进水总管、进水支管、进水孔道、出水支管、出水总管及蓄水池组成;所述的冷却水导出及蒸汽辅助加热装置用蒸汽把冷却阶段结束时滞留在进水孔道中的水导出,避免热油加热热压板时因水升温及气化而使能耗及加热时间增加,并在保温保压阶段将蒸汽输送到热压板的进水孔道与导热油一起对热压板及板坯加热,保证整块热压板的温度分布均匀。
采用本发明的人造板热压机载热体输送管道结构装置,热压板可快速达到恒温、快速得到冷却,且能耗较低,热压板温度分布较为均匀;该载热体输送管道结构装置可用于单层热压机或多层热压机,适用于薄板及厚板的热压胶合,导热油加热源可以是电源或燃料气和燃料油,热压温度控制在导热油允许加热的范围内;冷却阶段可根据需要进行快速冷却或慢速冷却,快速冷却时同时通冷却水和冷油,慢速冷却时用冷油冷却即可,无需用水;加热阶段若同时用导热油和蒸汽加热,可缩短加热时间。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105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