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油茶籽油低温冷榨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76449.6 | 申请日: | 2013-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202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朱光强;刘博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瑞柏茶油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B1/06 | 分类号: | C11B1/06;C11B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2107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茶 低温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油茶籽油低温冷榨工艺。
背景技术
油茶籽油是从茶科植物油茶树的种子油茶籽中加工出来的高档食用油脂。传统油茶籽热榨工艺由于仁壳经过高温高水分蒸炒使压榨的油含有大量低分子醛酮化合物、热聚合化合物 、致癌物质苯并(a)芘、色素,与剥壳调质后油茶籽经双螺旋低温冷榨相比,压榨原油质量较差。近年来,油茶籽油加工发展迅速,低温冷榨技术日趋成熟。但油茶籽在低温冷榨前的预处理技术设备各有利弊,且大多不能满足大规模连续生产的需要,不能满足及时收购、及时烘干、及时冷却、及时储存的需要,不能满足双螺旋低温冷榨前调质要求和流量均衡入榨的需要。查阅中国专利文献,专利号ZL200610031452.1公开了一种油茶籽油物理低温冷榨技术新工艺,该工艺采用晒干、破壳、低温储存后熟、选籽、清理、剥壳分离、轧胚、冷榨、多重过滤、吸附脱色制得成品油。该工艺方法简便易行,压榨过程不丧失油中的营养成分、活性物质及茶油本身的香味;精炼过程不产生二次污染;油茶籽油品质优于GB11765-2003一级压榨茶籽油标准。但该工艺的干燥工序只采用了晒干,摊晒装包倒包工作量大,人工费用高,且未经烘干杀酶灭菌冷却储存调温,长时间存放时原料酶和微生物作用会引起酸败变质,冷榨前未经水分温度调质处理和均衡流量控制出油率不稳定。生产成本和出品率都不理想。武汉工业学院胡建华、何东平等人发表于《中国油脂》2009vol.34No.1pg16的《脱壳冷榨生产纯天然茶籽油》一文,对脱壳冷榨技术做了详细阐述。由于油茶籽收储和处理加工往往不同时进行,往往引起油茶籽储存时霉变酸败变质,文章也提出了精选茶籽,安全收储对保证加工出高品质油茶籽油的重要性。油茶籽在低温冷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 高水分油茶籽颗粒较大,短时间高温加热会破坏油茶籽的活性成分,低温加热烘干时需要配备较大传热面积。而晒干虽然对原料品质有利,但受到天气的限制,连续阴雨不能及时晒干很容易霉变,需晒场面积大,反复摊晒装包人力成本大,不利于规模化大生产。
2. 油茶籽加热烘干后,如果不有效冷却就装包或堆放,会引起油茶籽外冷内热,水份热能继续向外皮散发,易引起发热发霉变质现象。
3. 烘干后直接装包堆放,压榨前人工再次下料,多了一道装包-堆包-倒包过程,造成人力成本的增加。
4. 油茶籽干料常温剥壳,由于油茶籽仁坚硬易碎,易造成壳中含仁率过高。
5. 单台双螺旋冷榨机上存料斗容积不能起到缓冲稳定入榨需要。存料斗进料大于榨机喂料量时,会造成存料斗经常溢料,使前道工序被迫急停,使得烘干剥壳调质效果很不稳定;反之,供料太小会造成存料斗经常空料,使得双螺旋榨机断料掉压,影响出油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油茶籽油低温冷榨工艺,解决大批收储高水分油茶籽的加工问题,解决不均衡流量影响剥壳效果、入榨温度、入榨水分和进料量的稳定问题,提高冷榨原油的质量和得率。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油茶籽油低温冷榨工艺,包括油茶籽入库检验,清理去杂,烘干,振动下料、暖籽剥壳、压榨、沉降过滤,低温冷榨过程中还采用了下述工艺及控制方法:
A、调控水分;
清理去杂后的油茶籽进入的各个储料仓容积为15~20m3,存料高度5米以下,避免因料层高水分高的油茶籽压扁结块,影响通风透气;每个料仓的进出口用水平刮板输送机串联;每个料仓锥底插入经蒸汽热风炉处理的冷热通风管,通风管的通风孔开在料仓下方;经化验水分含量在12%以上时通热风烘干,采用蒸汽热风炉加热,避免烟尘对茶籽的污染;油茶籽经热风烘干至含水量9~12%后,改吹冷风冷却干燥至含水量7%~9%;
B、暖籽剥壳;
调控好水分后的油茶籽,剥壳前用平板烘干机加热油茶籽到40~50℃,再用碾式脱壳机部分破壳;仁中含壳率在10~30%之间,壳中含仁在0.5%以下;
C、缓冲暂存;
部分暖籽剥壳的茶籽与暖籽未剥壳的茶籽混合后进入缓冲暂存罐,调节暂存罐底部的下料插板,控制茶籽下料流量,保证喂料斗料位相对恒定;
D、预压预榨;
利用两个强制喂料螺旋输送绞龙对油茶籽进行预压预榨,使90%初榨油在第一节榨螺端泄油孔和第一、二节榨螺缝隙排出;出油温度低于60 ℃,出饼温度小于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瑞柏茶油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瑞柏茶油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764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