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动车辆的推进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10285535.3 | 申请日: | 2013-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35688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须藤纯一;宁兴玮;铃木崇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K17/28 | 分类号: | B60K17/28;B60K1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王小东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动 车辆 推进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推进设备,该推进设备用于至少借助用作推进源的推进马达来推进电动车辆,所述推进马达借助等速万向节联接到驱动轴。
背景技术
包括四轮或两轮车辆的一些机动车具有作为推进源的推进马达。这样的机动车例示为结合内燃机和推进马达作为推进源的混合动力车辆以及结合推进马达作为推进源的电动车辆或燃料电池电动机动车。
在电动车辆上,由推进马达产生的旋转推进动力借助推进轴传递到驱动轮(即轮胎)。结果,驱动轮旋转以推进电动车辆。
推进马达和驱动轴借助等速万向节而彼此连接。推进马达、驱动轴和等速万向节有时也被统称为“推进设备”或“动力单元”。本申请人已提出一种动力单元,该动力单元包括容纳在外壳中的推进马达、减速机构以及等速万向节,如在日本专利No.4379867中公开的那样。
发明内容
由于电动车辆与仅结合内燃机作为推进源的车辆相比由更大数量的部件构成,因此电动车辆的结构相当复杂。
本发明的大体目的是提供一种由减少数量的部件构成的用于电动车辆的推进设备。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相对简单的用于电动车辆的推进设备。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动车辆的推进设备,所述推进设备包括:推进马达,所述推进马达用作电动车辆的推进源;驱动轴;等速万向节,所述等速万向节将所述推进马达和所述驱动轴彼此操作连接,并且所述等速万向节包括装配在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上的内部构件和在其中收纳所述内部构件的外部构件;齿轮,所述齿轮能借助所述推进马达而旋转并具有第一齿,并且所述外部构件的一部分在其外壁面上布置有第二齿;以及减速机构,所述减速机构能响应于所述齿轮的旋转而操作,其中所述外部构件的布置有所述第二齿的所述部分用作所述减速机构的齿轮。
所述等速万向节的外部构件是等速万向节的部件,并且还是减速机构的部件。换言之,所述外部构件兼用作等速万向节的部件和减速机构的部件。因此,与减速机构和等速万向节完全分离的情况相比,所述推进设备由更少数量的部件构造成,因此结构更简单。
为了将等速万向的外部构件用作减速机构,该减速机构可包括: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具有与所述第一齿保持啮合的第三齿;以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具有与所述第二齿保持啮合的第四齿,例如,所述减速机构可以包括两段式螺旋齿轮组件。
所述外部构件的布置有所述第二齿的所述部分可能具有大于所述第二齿轮的直径的直径,以用作减速机构。
另选地,所述外部构件可包括大径部,所述第二齿布置在所述大径部上。所述减速机构因此具有用于较大齿轮减速比的增大传动比。
从结合附图考虑时的下列说明,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在附图中仅以示意性示例的方式示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电动车辆的推进设备的纵向侧剖视图;以及
图2A、图2B、图2C和图2D是示出了制造所述推进设备的等速万向节的外部构件的过程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用于电动车辆的推进设备。
图1以纵向侧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电动车辆的推进设备10。如图1所示,推进设备10具有:推进马达12;驱动轴14,该驱动轴用于将来自推进马达12的旋转推进动力传递到未示出的驱动轮;以及等速万向节16,该等速万向节将推进马达12和驱动轴14彼此操作连接。在下文使用的术语“右方”和“左方”分别是指图1中的右方和左方。
推进马达12具有转子20和定子22,所述转子和定子被收纳在马达外壳18中。转子20具有转子轴(旋转轴)24,该转子轴具有开口的左端和右端。尽管转子轴24示出为是中空结构,但所述转子轴另选地可以是实心结构。
马达外壳18在其一端上具有中央柱状突起26,该中央柱状突起从马达外壳的内壁面向内突出到转子轴24中。转子轴24的开口左端借助轴承28以能旋转的方式支撑在中央柱状突起26上。
转子轭30支撑在转子轴24的外周壁面上。转子轭30具有多个磁体32,这些磁体围绕转子轴24在周向上以一定角间隔排列。
定子22包括定子轭38,所述定子轭均具有绕线筒36卷绕的电磁线圈34。定子轭38包围转子轭30。电磁线圈34被供应有来自未示出的马达通电回路的电流。附图标记39表示电磁钢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553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