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轴孔形变修复研棒及修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310285543.8 | 申请日: | 2013-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358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赵乃博;孙枫舒;李慧军;由毅;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7/11 | 分类号: | B24B37/11;B24B53/017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孙燕娟 |
地址: | 311228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形变 修复 方法 | ||
1.一种轴孔形变修复研棒(100),包括一棒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棒体(10)上设有用于收容研磨膏的螺旋槽线(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孔形变修复研棒(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槽线(11)包括正向螺旋槽(12)和反向螺旋槽(13)。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孔形变修复研棒(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正向螺旋槽(12)和反向螺旋槽(13)沿所述棒体(1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相互交叉。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孔形变修复研棒(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孔形变修复研棒(100)还包括分别固定至所述棒体(10)两端的前把手(20)和后把手(30)。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孔形变修复研棒(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把手(20)包括第一固定部(21)以及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固定部(21)两侧的第一定位部(22)和第一握持部(23),所述第一定位部(22)插设于所述棒体(10)内,所述第一固定部(21)与所述棒体(10)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轴孔形变修复研棒(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把手(30)包括第二固定部(31)以及分别设于所述第二固定部(31)两侧的第二定位部(32)和第二握持部(33),所述第二定位部(32)插设于所述棒体(10)内,所述第二固定部(31)与所述棒体(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握持部(33)为由第二固定部(31)延伸出的环状结构。
7.一种轴孔形变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按形变轴孔直径的实测值配做精研棒和粗研棒,所述精研棒和粗研棒上均设有用于收容研磨膏的螺旋槽线;
根据研棒公差选择合适的研磨膏填入螺旋槽线中;
将粗研棒插入轴孔中进行粗研;以及
将精研棒插入轴孔中进行精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孔形变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研棒或粗研棒上开设的螺旋槽线包括正向螺旋槽和反向螺旋槽,所述正向螺旋槽和反向螺旋槽沿所在的精研棒或粗研棒的长度方向相互交叉。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孔形变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研棒或粗研棒均包括位于所在的精研棒或粗研棒的两端的前把手和后把手。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轴孔形变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精研和粗研过程均采用手工研磨,在研磨的过程中利用千分表测量研磨量,根据测量结果修正研磨位置和研磨时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1028554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雨刮臂
- 下一篇:一种燃油箱保护阀及具有该保护阀的燃油箱